数据要素是指能够为使用者或者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的数据资源,是除了土地要素、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之外的第五大要素。数字要素属于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重要桥梁。
数字要素产业链上下游主要有数据供给、数据流通以及数据应用三大环节,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交易等内容。发展数据要素是提高我国数字经济全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出台《关于构建数据基础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等多项政策不断完善相关标准,鼓励支持数据要素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从行业整体来看,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进步,机器人、智慧城市等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以及数字强国建设不断推进,国内数字经济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要素具有良好发展环境。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超过50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约10%。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我国数据要素监督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行业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2023年3月,国家数据局正式获批成立,其由发改委直接管理,能够有效打通不同部门及地区之间的阻碍,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和准确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4-2027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在多方利好因素下,国内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呈高速增长态势。2018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约为208亿元,2022年市场规模约为1020亿元,2018-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49%。从市场结构来看,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市场份额占比均在21%左右;数据加工市场份额占比约为20%;数据交易占比约为15%。
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社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数据要素逐渐融入到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之中,行业景气度处于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华为、阿里云、蚂蚁集团等多家企业纷纷入局数据要素市场,使得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数字经济不断发展,数据产生量不断增加,数据要素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态势。在区块链等技术不断进步,市场对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数据要素服务商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数据流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