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今年夏季达沃斯的会场上,不时就会看到高科技
机器人遍布会场,萎靡了多时的制造业正以全新的姿态回归。
“有一些制造业遇到了困难和挑战,但高科技制造业在今年上半年却上升了10.5%,跟整个行业相比,它比平均水平高了4.2%。”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张晓强表示。
从德国“工业4.0”到美国“工业互联网”再到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在开幕式讲话中表示,下一阶段增长的两个解决方案之一就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就在开幕的前一天,《中国工业4.0报告》(下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企业在信息技术和运用能力、企业管理执行力方面领先全球,其净利率高于他国行业平均水平12%。
“当前无论在工业领域还是个人消费领域,产品的升级换代都在不断加速,终端用户会对产品质量和个性化提出更高要求。在‘物、服务与人互联’的大趋势下,以
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可以帮助制造业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高效、灵活地应对市场不断出现的挑战。”ABB(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顾纯元对记者表示。 然而在此次调研中,46%的受访企业承认信息化仅达到单项业务覆盖,而6%的受访企业尚未开展信息化发展。受访企业认为,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生产流程中全面使用软件,其次是如何采集并分析系统数据。
虽然信息化发展面临困难,但报告显示,选择广泛应用自动化设备的企业比例由2013年的11%上升至2015年的23%,其中
汽车和电力机械企业在生产流程中使用自动化设备的比例最高。中国市场具有较高吸引力,很多全球企业都着眼于中国的智能装备市场,因此本土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全球竞争。
报告指出,今后,中国制造业企业在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享以及利用消费者、库存、生产、运输和其他信息时,将遭遇产业链智能化水平不协调的挑战。中国制造业企业将面临的挑战还包括工业数据及工控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缺少统一的信息技术实施标准。
受访企业中,普遍认为有两个难以突破的困局:第一是在生产流程中全面使用软件,第二是如何采集并分析系统数据。也就是说,姑且不谈3D打印、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带来的更多颠覆创新和同业竞争,单论目前中小制造业的生产流程信息化落地的经验便急需解决。
目前,中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处于不同阶段,信息化领先者收入创造效率和净利率分别高于行业平均46%和12%。信息化程度制约着企业对客户需求的精准深挖。未来中国制造服务角色应该由“质量弥补者”向“差异化竞争者”再向“利润创造者”过渡。
“变中求新、变中求进”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制造业特别是广大中小创们的发展趋势与方向。而中国制造业正在从智能化当中,为引领全球经济达到新平衡点,描绘着“增长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