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概念在中国走热,不少企业、创客加入到追逐3D打印技术的浪潮中。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1月11日在日内瓦发布的
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以来,全球3D打印技术的专利申请中,有超过四分之一来自中国,显示在这一未来高科技产业领域,中国企业和科研部门充满活力。
随着大量资本、研发力量的涌入,中国3D打印技术现已步入快车道,从概念阶段向应用阶段快速转变。越来越多的3D打印技术多领域应用见诸报端:今年3月,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宣布成功应用金属材料的3D打印技术试制部分航天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今年5月,中国首辆3D打印方程式赛车在深圳亮相;今年6月,首次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儿童医院联体儿分离手术。
我国对3D打印技术应用也从来没像今天这样重视:今年8月份,李克强在国务院先进制造与3D打印专题讲座上强调,加快3D打印、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新技术新装备的运用和制造;11月2日,李克强总理访问韩国时专门参观了韩国的物联网技术实验室、移动设备技术实验室和3D打印实验室;近日,我国首个国家3D打印工程实验室成立。
作为制造业的一部分,3D打印技术在船舶工业中的影响也不容小觑。作为目前拥有超过500艘集装箱船用于全球海运贸易的集运公司,马士基称将在旗下集装箱船上安装3D打印机;日前,中船重工第705研究所用一年的时间,借助直接金属激光烧结快速成型技术实现了3D打印,成为继美国、德国的3D打印巨头之后,世界上第四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
凭借计算机自动控制、无模具、无工装等特点,3D打印这一“逐层增加材料”的数字制造技术充分体现出其变革性。在具体的制造过程中,这一技术相对于传统制造技术,优势尽显。
从制造周期来讲,3D打印省去了传统模具制作过程,使得制作周期大大缩短,一般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就可以完成一个模型的打印。从使用材料来看,3D打印系统能够实现不同材料的打印,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要,例如,金属、石料、高分子材料都可以应用于3D打印。与此同时,传统金属加工过程中有大量金属原材料被丢弃,而3D打印过程中金属的浪费量明显减少。
新思界
产业研究中心认为,3D打印在中国是个朝阳行业,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真正的行业发展才刚开始,市场有待深挖,除了在医疗、工业、珠宝、机械制造等领域已有独特的应用,未来还应该拓宽3D打印解决方案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但中国3D打印技术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并不是“万能神器”,需要与传统制造技术优势互补,各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