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机电装备 > 聚焦 >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5-11-30 17:32      责任编辑:杨悠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上周,北京举行了世界机器人大会,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开幕式,并宣读了习近平主席致大会的贺信。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看好。
 
        工信部部长苗圩此前表示,在十三五”期间,工信部将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对此,业内人士透露,在这三个重点领域,机器人产业的作用举足轻重。《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也在加紧制定中,可望年内发布。
 
        机器人产业在我国市场前景广阔。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RII)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市场新增工业机器人4.55万台,同比增长35%,2015年预计将达到6.42万台。而另外一项调查显示,国内66%的企业愿意用工业机器人改造生产线,其中85%的企业未来一年内有可能引入智能制造设备,工业机器人成为首选。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在人力成本上升和全球制造业升级的推动下,未来10年机器人产业将迎来万亿市场规模。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年工业机器人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分析研究报告》中显示:目前,中国已有30多个各级地方政府主导建设机器人产业园,有4000多家已注册机器人企业。2014年,中国机器人产量达12050台,同比增长26.2%。
 
        由于机器人产业的巨大发展前景,吸引了较多上市公司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发与制造,初步统计,涉及机器人领域及产业链相关的A股上市公司有百家之多。但是我国的机器人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国内机器人企业生产的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国内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90%以上市场被发那科、库卡、ABB和安川电机等世界四大机器人巨头控制。由于核心技术缺失,我国工业机器人消费严重依赖国外企业,尤其在核心零部件上,我国机器人企业受制于人,只能购买价格高昂的国外设备。
 
        国内许多机器人制造企业对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并不关注,只是在进行进口零部件、国内组装然后推向市场的拼凑模式,对于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缺失十分明显。由于机器人产业前期投入大,且难以快速实现盈利,中国机器人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缺乏、融资艰难的困境。
 
        行业分析师建议,中国机器人制造企业应当脚踏实地,由于机器人产业属于科技密集型领域,发展前景广阔。行业中的企业应当在一些核心和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不盲目抢占市场。
 
        机电设备资讯请关注新思界!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