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机电装备 > 聚焦 >

中国制造业仍具竞争力 未来机器人将成制造业新宠

2017-07-06 23:34      责任编辑:相宇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中国制造业仍具竞争力 未来机器人将成制造业新宠

  劳动力成本上升,令越来越多企业选择以机器代人。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出具的《2017-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规避建议报告》显示,虽然中国的劳动力优势正在丧失,但制造业仍具有竞争力,广东、湖北有约8%的企业使用了机器人。

  报告显示,8%的企业使用了机器人,其中广东为10%,湖北为6%;40%企业使用了自动化设备。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使用机器人的比例均为14%,远高于民营企业的6%;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企业使用机器人的比例分别为15%和11%,高于非出口企业的5%。从行业来看,机器设备制造、电子设备制造、金属制造等行业使用机器人比例最高,而纺织、皮革制造业使用机器人比例最低。

  选择机器代人,源于企业的“招工难、招工贵”。报告显示,广东制造业员工实际工资在2013至2014年间增长了5.8%,2014-2015年间增长了8.3%;湖北制造业员工的实际工资在2014至2015年间增长了5%。2014年至2015年,广东制造业企业就业人数下降6.3%,湖北下降3.3%,其中一线工人下降幅度最高,而技术设计人员则略微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企业的劳动力优势正在丧失。2015年中国工人的实际工资(包括年终奖)为4216元/月,折合635美元/月(按2015年底名义汇率折算),低于美国的3099美元/月,但高于同期越南的206美元/月、马来西亚的538美元/月。

  尽管如此,新思界产业研究分析师并不认为中国制造业正在丧失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中国制造业企业具有规模效应,且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条,较劳动力低廉的国家仍具优势。未来,中国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提升完成转型升级,目前已有不少中国企业在国际上跻身前列。

  报告数据指出,2015年只有13.3%的中国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其价值仅占全部投入品价值的3.7%,企业对进口资本品的依赖,则高于进口中间品,这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在提高。2015年使用进口设备的企业为27%,而进口设备占机器总价比重为11%。

  为促进企业技术升级,一些地方政府和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的购买提供补贴,例如东莞对企业新购机器人补贴10%。新思界产业研究分析师认为,企业以机器代人,是基于劳动人口下降、劳动力短缺带来劳工上涨,失业不是问题。中国制造业未来必须靠技术,而不是靠廉价劳动力。
关键字: 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