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安全和大国地位的重要战略保障。世界航空发动机发展一百年来,经历了诸多技术突破和行业变革,从军事到民用,相关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活塞、涡喷、涡扇、涡桨、涡轴等发动机相继问世。
在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以大推力商用航空发动机为例,目前主要是美国和英国的企业占据垄断地位,包括美国通用电气、普拉特•惠特尼、英国罗尔斯•罗伊斯以及由它们主导或合资组建的CFM国际与IAE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占据着约97%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
在军用航空发动机领域,市场也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英国、法国、乌克兰和中国七个国家。其中,加拿大普惠公司在军用航空发动机方面的能力尤为突出,其F135系列产品是全球唯一成熟的第五代军用发动机,未来市场广阔。
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国产化道路历经引进、测仿、改进、创新四个过程,经过60余年发展,已具备战斗机、运输机、武装直升机/运输直升机、教练机等多机种系列飞机的研制能力。我国主要作战飞机国产发动机占比已达到90%左右,主要装配于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歼击轰炸机等主战飞机中。但是在整体技术水平上,仍逊于美英俄等国家。
目前,我国航空发动机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先进军用机型上,发动机仍依赖于进口,而商用发动机几乎处于空白阶段。但是,“两机专项”资金向全产业投放极大地促进着航发产业发展,军改影响逐渐消除,军机订单有望快速提升,军用航发的需求增加,叠加民航、通航市场发展带动的商发需求,无论是军用航发,还是民用航发,中国整体市场需求规模都在快速上升。根据调研统计,未来20年我国航空发动机市场总需求接近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军用航发8000亿元,商发17000亿元,通航发动机4500亿元。
新思界
产业分析师表示,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是我国唯一有能力研发和生产军、民用航发的平台,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的主导者。这与全球航空发动机的寡头垄断局势相符,但是整体而言,国内航空发动机市场发展主力仍旧单薄。未来,随着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和产业政策的调整,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主体有望实现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