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机电装备 > 聚焦 >

超级高铁研究热情高涨 但商业价值暂未显现

2019-06-06 11:46      责任编辑:唐夏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超级高铁研究热情高涨 但商业价值暂未显现
 
        世界各国科学家发展真空管道运输的设想由来已久,早在1904年美国学者罗伯特•戴维就已经提出“真空管道运输”的设想;20世纪80年代,美国机械工程师达里尔•奥斯特开始思考“真空管道运输”的可行性,并于1999年申请了专利;20世纪末,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提出了建设中国悬浮隧道阿基米德桥的构想;2004年西南交大沈志云院士在《关于真空管道超高速交通的思考》中提出设想,将我国真空管道超高速交通的发展战略和技术方案发展战略定位于每小时600~1000公里超高速地面交通;2010年奥斯特成立了致力于开发真空运输项目的公司ET3;2013年,现实版“钢铁侠”马斯克丰富了“真空运输”这一概念,提出了“超级高铁”的理念,并在SpaceX网站上发布了《HyperloopAlpha》,将超级高铁称作未来的“第五种交通出行方式”。

        西南交通大学是我国对“真空高铁”研究最多的机构,十余年来对真空管道交通系统进行了持续的研究。2016年1月,由西南交大超导与新能源研究开发中心赵勇教授率领的研发团队对“第二代高速真空管道高温超导侧浮系统”的工程原型进行了第一阶段测试,团队不仅成功将管道真空的极限压强降到了1335帕(正常大气压力的1.3%),还测试出常压下磁浮实验车最高平均速度达到了每小时82.5km。截止到2016年5月,这一系统的实验进展良好,常压下最高平均时速已经提升到100km左右,随着真空技技术的改进,速度将得到大幅提升,赵勇教授表示远景设想中这样的列车时速将达600~1000km,足以取代飞机。

图表1:西南交通大学真空管道交通研究进展回顾
超级高铁研究热情高涨 但商业价值暂未显现
资料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

        现有技术尚不成熟和建设成本过高是“真空高铁”构想无法实现的最大障碍。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培尔在提出磁浮列车概念时,同时也提出了真空管道的设想,至今磁浮列车虽做了大量研究,却一直未能真正进入运输市场。“真空高铁”构想同磁浮列车一样,技术不成熟、成本过高,与其他运输方式不兼容等问题仍然突出,其高成本还远远不止于造价,虽然在未来远景构想中“真空高铁”具有低能耗优势,但在目前技术水平下,要维持极低压的管道本身反而需要持续的高能耗投入,再加上真空管道和特殊的上下客站台,其高昂的造价和维护成本,将使任何商业投资望而却步。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磁悬浮列车制动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显示,虽然目前不具备商业价值,但真空管道技术仍然具有科研价值。轨道交通专家、西南交大教授沈志云院士认为真空管道技术的实现并不容易,但该技术有一定科研价值和发展前景。真空管道列车只是“现阶段”没有商业价值而已,其根本问题在于建设和维持系统处于工作状态的能耗惊人,随着能源的不断发展,该技术或将具备商业化的可能。考虑到几十年后的近未来,人类将可能在月面甚至火星上建设前哨站乃至于大型基地,无论是月面还是火星表面,气压相比地球上都几乎可以忽略,开发一种高效率高运力的磁悬浮交通系统显然也是相当必要的。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作为一种大胆的技术构想,“真空高铁”对于人类探索下一代交通运输技术有着积极的作用,为轨交技术的远景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但对于当今以高铁为代表的轨道交通成熟技术体系来说,“真空高铁”这一概念并不会构成实际的影响。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