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铁路机器人领域的研究晚于国外发达国家,但是随着我国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我国铁路机器人行业发展迅速。
新思界
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中国铁路机器人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已经形成了以神州高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朗驰欣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电和瑞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拓博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发源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先进企业,陆续研发出了铁路清洗机器人、车底巡逻机器人、铁路变电站巡逻机器人、铁路桥梁检查机器人、铁路测量检测机器人、车顶巡检机器人、移动式探伤机器人等众多类型产品。随着我国智能机器人行业、铁路行业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我国铁路机器人行业与国外的技术差距正逐渐缩小。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铁路机器人企业数量和研究单位不断增多,相关的研究成果也不断增加,但整体来看真正实现商业化应用的企业并不多,且这些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缺乏具备综合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在现有商业化企业中,竞争力相对较强的企业主要包括朗驰、神州高铁、中电和瑞、拓博尔、发源地智能科技等公司。
从需求来看,受铁路机器人技术不够成熟及产品价格昂贵的限制,目前产品的实际应用还非常有限,市场需求量不大。但近年来在政策的推动下,铁路机器人的应用在逐步扩大,未来随着产品技术的不断成熟,产品的需求有望获得快速提升。
铁路机器人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资金壁垒、人才壁垒等,目前具备生产实力的企业比较少,产品价格昂贵,从而限制了产品的应用和推广。我国的铁路里程数排名全球前列,2018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以上,高铁总里程占世界2/3。而铁路机器人的应用重点集中在高速铁路领域,这说明我国拥有非常大的铁路机器人需求空间。
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铁路机器人行业近年来迎来了研发热潮,并逐渐扩大了应用范围,很多城市开展了铁路机器人的应用。预计未来随着现有企业研发技术的逐渐成熟,产品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得到提升,以及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推动下,我国铁路机器人市场将获得快速发展,行业发展前景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