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机电装备 > 聚焦 >

供需缺口推动中国硅片发展 半导体单晶炉市场向好

2019-06-30 18:27      责任编辑:杨又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供需缺口推动中国硅片发展 半导体单晶炉市场向好

        半导体单晶炉是是一种在惰性气体(氮气、氦气为主)环境中,用石墨加热器将多晶硅等多晶材料熔化,用直拉法生长无错位单晶的设备。主要由主机、加热电源和计算机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在半导体硅片生产流程中,拉晶步骤是保证硅片质量的关键,在该环节需要用到单晶炉设备。长期以来,半导体单晶炉设备生产企业主要以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为主,厂商代表有美国的QUANTUM DESIGN、Kayex、德国的PVA TePla AG、Gero及日本的Ferrotec等。中国半导体单晶炉起步较晚,国家2008年推出的02专项“国产300mm硅材料成套加工设备示范线工程”面向90-65nm极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单晶及抛光片制备技术需求,研究开发包括单晶炉在内的多种关键设备。该项目带动了中国半导体单晶炉的国产化。目前国内厂商代表有晶盛机电、南京晶能、京运通、华盛天龙、上海汉虹、理工晶科、中国电科二所、北方华创等。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9-2023年中国半导体单晶炉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硅片是最重要半导体制造原材料,占比达1/3。硅是目前最主要的半导体基底材料,90%以上的半导体芯片产品是用硅片作为基础材料而制作出来的。硅片也是半导体芯片生产过程中的最重要原材料。当前全球兴建晶圆代工厂、5G商业化进程加速等因素推动硅片需求,但是中国硅片生产能力不足,半导体硅片供需缺口扩大。同时中国近年来加速发展半导体产业,但是硅片材料进口依赖度高,行业随时面临材料短缺、产业链断裂的威胁,供需格局倒逼中国加速半导体硅片国产化进程,推动半导体单晶炉等硅片设备国产化。
 
        目前中国企业已经具备6-8英寸单晶炉的生产能力,一定程度上实现国产替代,但是12英寸单晶炉与国际水平仍存在差距,生产企业数量较少,主要有晶盛机电、南京晶能。
 
        新思界行业研究员表示,目前全球硅片行业正在向大硅片方向发展,新建晶圆厂多为12英寸生产线,中国在12英寸单晶炉方面的供给能力不足,产品技术先进性和部分品牌尚有差距。中国半导体单晶炉生产企业应当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性能,实现12英寸半导体单晶炉国产化替代。

关键字: 半导体单晶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