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机电装备 > 聚焦 >

水下抓捕类机器人市场销售额小 但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2019-09-30 16:12      责任编辑:林雨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水下抓捕类机器人市场销售额小 但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水下抓捕类机器人是水下机器人的细分产品之一,依靠多功能机械手或吸管等实现水下取样、海洋生物捕捞等,替代人工在危险环境中作业。水下抓捕类机器人分为载人式以及非载人式水下航行器。非载人式水下航行器又分为有缆遥控式水下航行器(简称为ROV)和无缆水下自主式航行器(简称为AUV)。

  世界上水下抓捕类机器人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有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英国、加拿大、中国等,其在水下抓捕类机器人都有比较成熟的产品,如美国的6500m级“阿尔文”号、法国的6000m级“鹦鹉螺”号、俄罗斯的6000m级“和平I”和“和平II”号、日本的6500m级“深海6500”号等。全球知名的水下抓捕类机器人企业有美国Oceaneering、英国Saab Seaeye、加拿大Seamor等。

  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水下抓捕类机器人的研究,目前已经成功研发了HOV型水下抓捕类机器人“蛟龙”号和ROV型水下抓捕类机器人“海马”号,其中“海马”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m级ROV,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研发的下潜深度最大、国产化率最高的无人遥控潜水器系统,国产化率达到90%,已达到国外同类ROV的技术水平,目前已成功完成水下布缆、沉积物取样、海底地震仪海底布放等任务。

  水下抓捕类机器人产品由于应用环境比较特殊,其技术研发难度大,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且水下抓捕类机器人目前的市场认可度非常低,市场需求规模小,因此,中国水下抓捕类机器人行业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较小,行业企业数量增长缓慢,2018年,中国水下抓捕类机器人的研究及生产企业为20家左右。

  根据新思界发布的《2019-2023年水下抓捕类机器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目前,中国水下抓捕类机器人在应用推广上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产品开发处于初期阶段,技术不成熟,成本高,产品价格昂贵,可负担的用户数量少,需求量小;另一方面是因为水下抓捕类机器人的定制化程度高,现有产品还存在较多的弊端,导致用户对这类产品的认可度不高。2018年,中国水下抓捕类机器人行业的销售收入为1.57亿元,其中大部分来自于产品租赁。

  新思界产业分析师认为,传统的水下捕捞作业任务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随着技术进步和制造成本的降低,将水下机器人应用于渔业水下捕捞有着巨大的需求空间。
关键字: 企业数量少 市场规模小 进入壁垒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