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是制冷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将气体或蒸气转变为液体,并将此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传递到周围空气中实现制冷的设备。冷凝器属于换热器的一种,其工作过程是放热过程。冷凝器下游可应用范围广泛,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凡是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有加热、冷却或冷凝需求的行业,都需要用到冷凝器。例如,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反应生成的化学蒸气需要冷却降温,或者冷凝为液体;在电厂中,涡轮机排出的蒸气需要冷凝;在机械行业中,发动机需要换热散热等。因此冷凝器可应用范围宽广,在石油、化工、电力、能源、冶金、机械、制药、食品等行业中均有需求。
冷凝器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60年代之后,随着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冷凝器制造工艺不断完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进入21世纪,需要运用冷凝器的行业不断增多,推动冷凝器行业研发创新能力、技术工艺水平快速进步。现阶段,在节能减排战略背景下,冷凝器行业不断更新原材料,改进生产工艺,以降低产品的能耗、生产成本、运行成本,提高冷却效果,高效化、节能化成为冷凝器行业的发展趋势。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冷凝器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受益于我国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以及现有生产设备不断升级,我国市场对冷凝器的新增与更换需求不断上升,拉动我国冷凝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16-2020年,我国冷凝器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3%;2020年,我国冷凝器市场规模约为183亿元。
经过不断发展,我国冷凝器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但普遍规模偏小,能够生产高端产品的企业数量少,大部分企业以低端产品生产为主。我国冷凝器行业结构发展不合理,未来还有较大优化空间。我国冷凝器行业中,知名度较高的企业主要有美国SPX、美国BAC、美国益美高、德国GEA、隆华节能、双良节能、首航节能、哈空调、蓝科高新等,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并存。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冷凝器生产企业中,外资企业凭借品牌、技术、资金实力,在国内市场中竞争力较强,内资企业中也有少数企业具有较好竞争力,但整体来看竞争力较弱。随着节能减排要求不断提高、下游行业技术不断升级,市场对冷凝器的性能与品质要求不断提升,我国冷凝器行业必须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否则竞争优势将不断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