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隐身技术主要研究如何降低潜艇产生的声、热、磁、尾迹等目标特征,运用各种技术手段,降低被敌方发现和识别的概率,减少以特征信号为引信的制导武器的命中概率,提高潜艇的生命力和作战效能。潜艇隐身技术涵盖设计、建造、测试、使用全过程,涉及潜艇总体、系统、设备,结构、材料、工艺,以及力学、声学、电磁学等诸多领域。
目前探测潜艇的主要手段是声波,其他手段包括雷达、红外、电磁场、尾迹等。探测方式包括主动探测和被动探测,探测载体包括卫星、飞机、舰艇等。对潜攻击武器主要包括鱼雷、水雷和深弹等,反潜武器制导手段主要是惯导、声、红外、磁、尾流等。
影响潜艇隐身性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
1、结构线型:结构大小、形状和反射特性决定声纳反射截面;
2、辐射噪声是否得到抑制:外壳体和外附体(如水平舵和垂直舵)的流体噪声、螺旋桨噪声及内部机械噪声;
3、磁性特征:航行中造成的对地磁场的影响及微弱电流;
4、红外特征:推进系统的热废气和热冷却水留下的热踪迹;
5、核辐射特征:核潜艇放射源造成的海水核辐射特征;
6、生物场痕迹:航行造成的生物光尾迹可达成百上千米,核动力热废水造成的浮游生物死亡形成的海洋色调变化;
7、水面暴露特征和无线电暴露特征:潜艇浮出水面和通气管状态航行容易被声纳等捕捉到,无线电联络也可以被先进设备探测到。
新思界
产业研究中心出具的《
2021年潜艇隐身行业竞争对手专项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近期俄罗斯“圆筒-M”电子战浮标系统的出现,很可能意味着俄海军潜艇多了一种隐身的新利器和新选择。“圆筒-M”能通过“致盲”与“致聋”敌方反潜平台所布撒的声呐浮标,让这些声呐浮标无法发现目标,从而保证己方潜艇的安全。“圆筒-M”电子战浮标系统的“致聋”原理为,类似把一款信号屏蔽器放在手机旁边,手机因发射不出无线电信号而与外界失联。“圆筒-M”电子战浮标系统主要影响的是敌方的声呐,阻断的是敌方浮标的通信链路。“圆筒-M”电子战浮标由潜艇发射至水面后,会自动激活,发出干扰电波,压制附近海域的无线电通信。由于目前反潜平台所使用的声呐浮标普遍功率较小,抗干扰能力偏弱,在“圆筒-M”电子战浮标系统面前基本上“无还手之力”,所以大概率会被“致盲”与“致聋”。反潜平台一旦无法工作,潜艇就能较容易地“隐身”逃脱。
潜艇隐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建立隐身定量设计方法、准则、规范,建立配套的隐身评估测试技术、评估测试标准1和相关数据库,需要潜艇设计、建造、试验、使用等阶段紧密结合,需要考虑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承受能力,在众多纷繁的使用需求中寻求兼容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