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是将冶炼好的液态金属,通过压射、吸入、浇注或其他方法注入到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冷却后经过打磨可得到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能的器件。随着生产技术逐渐进步,铸件种类日益增多。根据成型方法不同,铸件可分为压铸件、离心铸件、普通砂型铸件、金属型铸件、熔模铸件、连续浇注件等;根据原材料不同,铸件可分为铸铁件、铸钛件、铸铜件、铸钢件、铸铝件等。其中,铸铁件已经成为行业内主流产品,又可被细分为球墨铸铁件、灰铸铁件、可锻铸铁件、蠕墨铸铁件等。
目前,我国铸件产业链已经基本成熟。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材料行业,提供废钢、生铁、固化剂、球化剂等原材料;中游主要为铸件生产行业,负责不同种类铸件的生产、制造等环节;下游主要为应用领域,多应用来生产汽车、矿冶重机、船舶、内燃机及农机、铸管及管件、轨道交通装备、机床、发电设备、工程机械等。
从应用领域来看,汽车已经成为铸件最大的应用领域,应用占比达到27.9%;其次为铸管及管件领域,应用占比达到16.4%;矿冶重机领域排名第三,应用占比为10.3%。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7年铸件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相较于锻件、冲压件,铸件结构较为紧凑,具有耐磨性好、刚性强、不易变形等优势,可以抵抗部分外部冲击。并且铸件加工精度较高,可生产不同尺寸、形状结构复杂的产品,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再加上铸件切削加工量小,加工成本相对较低,更适合大批量生产。近几年,我国工业化程度逐渐加深,汽车、工程机械、矿冶重机等市场得到快速发展,铸件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零部件,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但由于疫情影响,我国铸件企业开工率有所下降,产量逐渐下滑。根据中国铸造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各类铸件总产量为5170万吨,同比下降了4.3%。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早期,我国铸件市场处于无序竞争状态,生产工艺较为落后,多用来生产低端产品,产品附加值较低。并且铸件生产效率较低,能源浪费较为严重。近几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逐渐进步,与工业领域结合得愈加紧密,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稳定提升,推动铸件行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产能结构发生转变,逐渐向中高端产品领域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