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链条是指所有的机械、机构和机器上使用的链条。工业链条种类多样,根据用途及功能不同可分为输送链条、传动链条、曳引链条和专用特种链;根据材质及应用场景不同可分为塑料链条、不锈钢链条、输送机链条、提升机链条等。
工业链条产业链上游为钢材的供应,主要供应商有首钢集团、宝钢股份、鞍钢集团等;中游为各种细分产品的生产制作;下游广泛用于冶金、交通、矿山机械、农业机械、轻纺工业等领域。
从上游原材料来看,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国内钢及钢材产量保持增长趋势,为工业链条行业提供良好发展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钢产量5.36亿吨,同比增长1.3%;钢材产量6.77亿吨,同比增长4.4%。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8年中国工业链条行业应用市场需求及开拓机会研究报告》显示,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叠加生产技术进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自动化、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国内工业链条市场规模不断增长,行业发展态势良好。2017年我国工业链条市场规模约为400亿元,2022年市场规模超过700亿元,2017-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接近12%。
我国工业链条行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生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凭借质量、种类等优势逐渐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行业具有广阔消费市场。从进出口贸易来看,我国工业链条长期保持贸易顺差优势,产品出口数量远大于进口数量。2022年中国工业链条出口数量约为99万吨,进口数量少于3万吨。在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工业链条产量保持稳定增长,由2019年的450万吨左右增长至565万吨左右。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工业链条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浙江、江苏、广东、天津等地区,行业内重点企业有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恒久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东华链条集团有限公司等。由于早期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且行业起步较晚,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成为工业链条制造大国,但整体生产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本土企业仍需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优化产品质量和性能,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