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机电装备 > 聚焦 >

低场核磁共振(LF-NMR)作为分析仪器特点突出 可应用范围宽广

2024-01-17 17:34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低场核磁共振(LF-NMR)作为分析仪器特点突出 可应用范围宽广

  低场核磁共振(LF-NMR),是一种磁场强度较低、应用领域较宽的分析仪器,基于核磁共振现象制造而成,通过探测样品中原子核磁矩,对样品分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具有非侵入性分析特征。
 
  低场核磁共振利用原子核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共振吸收射频辐射的现象进行物质检测。低场核磁共振有两个磁场,一个弱恒定磁场,一个变化射频磁场,样品置于二者之间,调节射频磁场频率使其与样品分子的原子核共振,样品原子核处于共振状态时,会吸收射频磁场,通过测量射频磁场被吸收的能量,可进行样品分子结构与成分分析。
 
  核磁共振按照磁场强度来划分,可分为高场强、中场强、低场强等类型,低场核磁共振即磁场强度低于0.5T的核磁共振。现代医学技术采用3.0T及以上磁场强度的超高场核磁共振成为趋势,目的是提高分辨率与成像速度。但超高场核磁共振用作检测分析仪器,对样品要求高,产品体积大,需要配置专业的屏蔽设施,且采购、使用及维护成本高。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低场核磁共振(LF-NMR)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与超高场核磁共振相比,低场核磁共振采购及使用成本低,易于维护,产品体积小,易于移动,安装场地无需特殊处理,更适合用作检测分析仪器,可以广泛应用在能源科学、工业、农业、食品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生命科学、医学、药学等领域。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低场核磁共振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拓宽。
 
  在能源科学领域,低场核磁共振可用于石油、天然气、矿产开采等方面,分析钻井液、水合物储层沉积物、矿石成分;在食品科学领域,低场核磁共振可用于品质鉴定、掺假鉴别、质量控制等方面;在材料科学领域,低场核磁共振可用于材料性质研究、材料改性研究、新材料开发等方面;在生命科学领域,低场核磁共振可用于生物组织成像方面;在医学领域,低场核磁共振可用于肿瘤、关节炎等疾病诊断方面。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全球范围内,低场核磁共振生产商主要有美国赛默飞世尔(Thermo Fisher)、美国Anasazi、加拿大Nanalysis、德国布鲁克(Bruker)、英国牛津仪器(Oxford Instruments)、新西兰Magritek、阿根廷Spinlock、日本电子(JEOL)、中国纽迈分析等。纽迈分析是我国代表性低场核磁共振研发生产企业,自主开发了多款产品,在国内市场中具有较强竞争力。
 
关键字: 低场核磁共振 LF-N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