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仿生眼是根据人的视觉特征,利用科学技术开发的一种仿生电子眼。视觉系统是机器仿生眼的核心,其通常由存储器、光电探测器、处理单元等部分组成。
在医疗领域,机器仿生眼可用于后天失明的视网膜色素病变患者,如夜盲症、老年性黄斑变性等。工作原理是将捕捉的图像传送给仿生眼微型接收器,微型接收器把数据传递给视网膜上电极,电极受到刺激时,视网膜上特殊细胞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给大脑,大脑从而接收到图案。
我国是全球人口老龄化进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在此背景下,视网膜色素病变患者规模将持续扩大,机器仿生眼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受技术限制,目前获批上市的机器仿生眼极少,仅有Second Sight的Argus II仿生眼通过了FDA的审批。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4-2029年机器仿生眼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仿生视觉技术发展、研究深入,机器仿生眼应用逐渐从医疗领域向人形机器人、智慧交通、智慧工厂、低空飞行等场景扩展,市场空间也随之扩大,2023年全球机器仿生眼市场空间约22.4亿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40.0亿元以上。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机器仿生眼可辅助人形机器人完成人脸识别、自主导航、姿态估计等功能。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正处于放量阶段,相关生产企业包括波士顿动力、特斯拉、优必选、小米集团、追觅科技、智元机器人等。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已形成,其中广东相关人形机器人企业数量位居国内第一,达40家左右。整体来看,人形机器人产业将迎来爆发拐点,机器仿生眼市场需求将随之释放。
我国机器仿生眼相关企业及研究单位有北京光秒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清飞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爱观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理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香港科技大学等。随着技术进步,机器仿生眼将不断向高分辨率、智能化、精细化、真实化等方向发展。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机器仿生眼是机器视觉领域研究热点和难点,难点包括高速图像采集、实时宽动态成像、特征提取、高速对焦等方面。目前机器仿生眼技术尚不成熟,但其在医疗、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已显现出来,未来机器仿生眼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