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机器人(Cobot)又称为合作机器人,是可与人类在共同工作空间中进行近距离互动或工作的机器人,属于工业机器人的细分产品之一。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相比,协作机器人在作业时不需要与人保持距离,还具有部署灵活、安全性高、易操作等优点。协作机器人可与操作人员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工作,大大了提升生产效率。协作机器人还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使得产品次品率有所降低。
从产业链上游来看,协作机器人上游主要为零部件行业,提供减速器、中空力矩电机、高精密传感器、机械臂、关节、末端执行器等零部件。其中,机械臂是整个协作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主要由多个轮廓结构组成,可实现机械臂的高精度运动。传感器也是协作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可以实现机器人的视觉识别和空间定位。
协作机器人应用领域广泛,多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工业生产、3C电子、物流仓储、医疗保健等领域。在工业领域中,协作机器人可对整个生产过程中进行监控,再结合实际生产调节各项参数,从而减少人为误差,提高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质量。此外,协作机器人还能代替人类完成高强度、高危险性等作业。在物流仓储领域中,协作机器人具有优良的感知和学习能力,可以处理多样化的货品分类,大大提高了分拣质量和效率。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4-2029年中国协作机器人产品市场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随着我国工业生产、3C电子、物流仓储、医疗保健等行业快速发展,协作机器人作为一种自动化设备,市场需求逐渐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逐渐扩大。2023年,我国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30亿元。
我国协作机器人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整体技术水平较早期得到较大提升,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甚至在某些细分领域已经超过了国外企业。目前,我国大型协作机器人企业主要有中科新松、长广溪智造、大族激光、达明机器人、傲博机器人等。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现阶段,我国协作机器人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核心零部件尚未完全国产化、产品同质化严重等。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国协作机器人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品进行创新和技术突破,未来有望不断开发更多高性能的新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