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提出,以及我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越来越多的开始与各个行业相结合,进而助力行业的发展。作为辅助手段,互联网可以助力光伏产业,加快行业的发展速度。
光伏电站运维是互联网+在光伏产业的价值切入点。由于光伏电站要在广阔的范围内对成千上万的设备检测维护,而相对的,人力资源是有限的,因而可借助信息化技术平台进行维护与检测。
事实上,光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电站在相应电网的调度指令后,可迅速协调点站内数以万件的器件设备。另一方面,大数据也可运用于电站的运维,结合大量的运维数据进行分析,可对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异常状态进行准确的判断。
另一方面,在光伏产业的价值链当中,下游光伏电站是较多的投资选择,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跨界融合,可有助于可再生能源市场的便利交易、电站资产评估,是光伏实现产业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因此具备资产管理、金融投资功能的大数据收集和平台建立,将是光伏产业“互联网+”的未来价值点之一。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整体发展稳中向好,2014年全年光伏发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2805万千瓦,同比增长60%,其中,光伏电站2338万千瓦,分布式467万千瓦。光伏年发电量约2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过200%。
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虽然互联网+只是作为促进行业腾飞的一种辅助手段,行业的发展还需加大对光伏系统自身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创新,但互联网+已成为一种趋势,与行业的结合也势在必行。随着我国光伏发电应用模式的不断创新,未来行业应不断加强技术创新,顺应行业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