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新能源 > 聚焦 >

能源转型的必由之路:非化石能源

2015-11-09 11:31      责任编辑:李蕊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能源转型的必由之路:非化石能源
 
        由国家能源局、江苏省政府、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联合主办的“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于11月6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界、科学界和企业界代表等,围绕“全球能源转型与中国能源变革”主题,探讨能源转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指出,当今世界,能源格局正在深刻调整,未来世界的主体能源应当是绿色低碳的,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体能源。

        非化石能源指非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经长时间地质变化形成,只供一次性使用的能源类型外的能源,包括当前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联合国副秘书长Shamshad Akhtar指出,各国必须深刻认识到能源转型到紧迫性,如不能成功实现能源转型,当前人类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进展将功亏一篑。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Adnan Amin则认为,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国应对能源挑战的共同选择。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60个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这个数字是2005年的四倍。与此同时,自2012年以来,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增量已超过所有传统能源新增装机之和,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也由过去到550亿美元升至逾2000亿美元。这意味着可再生能源已从一个非常小众的能源变成主流能源。

        但在国际能源署副署长Paul Simons看来,未来5年,可再生能源将“统治”全球能源装机容量,如果加上水电,其新增装机将占到全球电力装机增量的2/3,而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将继续领跑全球。与此同时,随着发电成本的持续降低,未来可再生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完全可以平价竞争。

        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绿色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事业。能源转型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其中,欧洲国家在能源转型方面取得的成绩显著。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欧洲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经超过了25%,其中奥地利和瑞典的数字分别高达68%和62%。作为能源转型的先行者,丹麦已宣布了2050年能源供应100%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宏伟目标,并已取得了不俗成绩。

        但Akhtar认为各国仍须努力,若维持现状,全球能源需求到2035年将增长45%,其中80%将由化石燃料来满足,而这其中又有47%将来自亚洲。

        丹麦能源署署长Morten Baek表示,能源转型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需要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积极合作,中国的参与必不可少。中国过去几年新增的可再生资源装机容量超过所有欧洲国家的总和,在此背景下,中国的能源转型进程将对全球的能源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关于中国的能源转型,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董事长、总裁兼CEO瞿晓铧指出,国内能源转型的第一要务是提高能效、尽量节能,同时积极推动煤炭清洁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从长远看,化石能源需要为可再生能源让路,但这并不意味着短期内快速替代。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目前确立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2030年前后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力争尽早达到峰值。
关键字: 可再生能源 非化石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