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是以互联网理念构建的新型信息能源融合广域网,它以大电网为主干网,以微网为局域网,实现能源的双向按需传输和动态平衡使用。随着售电侧改革配套细节的公布,售电侧市场的格局将重现组合,在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能源行业商业模式更加精细化,智慧售电、数据互联成为售电公司主要发展路径。
传统的能源电力行业,省级电力交易中心负责全省的整体平衡,是一种集中式优化决策的资源配置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分散化的决策困难很大,信息获取成本很高。同时,能源系统规模越大,相互关系越复杂,信息变化越快,获取整个系统全部信息的困难也越大,整体优化决策的效率降低。在此背景下,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供应者和用户都可以从互联网获取市场信息,信息获取成本降低,为分散化交易提供了可能。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电力市场化的进程。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在安全、经济地满足全社会用电需求的前提下,以节能环保为基本原则,提高整个电力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5-2020年中国能源互联网市场调查及行业分析报告》显示,能源互联网的核心目的是实现能源流和信息流的双向甚至多向实时交换。电力天然具有互联网属性,是能源互联网中能源流的主要部分。而互联网的核心在于用户体验,通过售电侧改革,结合互联网技术,有望重构整个能源供给及消费的模式。
目前,全国注册售电公司超过500家,其他企业也在陆续进入售电侧市场,售电侧市场呈现较高活跃度,竞争性加强。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售电企业要想在未来不被淘汰出局,就必需实现技术与管理的双重突破。售电企业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首先,设计广域能源信息系统,构建用户到售电机构、能源服务商的信息桥梁。通过该系统,充分了解和深入研究用户的用电习惯以及使用其他用能的习惯等。通过即时数据反馈信息,优化自身的功能服务、能效提升服务。
其次,理清综合能源解决方案的思路与脉络。要给用户提供好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综合分析一定区域范围内用户的能源使用情况与供应情况,包括用户分类、用能种类、用能价格;认清该区域范围内能源供应渠道规划情况,包括电网规划、发电项目、供热项目、油气资源规划等。
售电企业还应该通过智慧售电节约信息成本。售电侧企业核心工作为电力营销,提供电力服务。在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应利用互联网、智能电网、金融、大数据等优势,构建信息化、智能化互联网售电平台,推行电力全方位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