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新能源 > 聚焦 >

我国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2016-02-05 21:23      责任编辑:李蕊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我国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指在用户所在场地或附近建设安装,所发电能就近利用,运行方式以用户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以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在政策的推动下,自2009年以来欧洲的分布式光伏发展带动了全球分布式光伏装机的快速增长,目前全球分布式光伏装机增速仍保持在25%以上。

        美国是分布式光伏发展较快的国家,出台了初始投资补贴、现金与税收返还、各州的可再生能源配额标准、净电量计量法、加速折旧和绿色能源证书等多项鼓励措施,主要体现为税收抵免、现金返还补贴、绿证等优惠,每年补贴电站约5GW,有效支持光伏等新能源的发展。

        德国是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最早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分布式光伏电站占比最高的国家,德国提出“100万屋顶计划”,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采取了投资税收抵免、政策性银行优惠贷款和地方财政支持等核心政策,给予分布式光伏电站长期固定补贴电价,每年补贴电站2.5GW~3.5GW,支持光伏行业的持续发展。

        中国分布式光伏电站起步较早,2002年,国家提出“送电到乡工程”,揭开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序幕。2009年开始,中国通过“金太阳”工程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工程两项措施,以投资补贴方式使分布式光伏发电得到了迅猛的发展。随后国家针对分布式光伏行业出台了支持其发展的系列政策,进一步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市场拓展。

        目前,中国28个有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省份中,浙江、湖南、广东等地区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占比较高。此外,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00MW的省份超过10个,成为世界分布式光伏领域的重要市场。

        但是,中国由于电网特点与开发条件,分布式光伏处在探索与发展阶段,与全球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目前,发展较快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排名前五位的省份是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和湖南。同时,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首先,光伏发电成本过高是中国整个光伏产业发展遇到的最大障碍。光伏产业属于新兴产业,与煤炭发电等能源生产相比,技术尚不够成熟,这是成本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尽管近年来中国光伏发电成本已有所下降,但仍是国内大部分地区煤电标杆上网电价的两倍。

        其次,电网企业激励不相容,缺乏积极性,能源主管部门监管乏力,“并网难”是制约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因素之一。根据现行的政策,居民是同电网企业打交道,电网企业是关键,然而电网企业又是唯一没有直接好处,却要付出额外成本的主体,导致电网企业多半会采取能拖则拖的方式,缺乏积极性,是多数光伏项目陷入僵局。

        再次,建设难也是制约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光伏系统施工单位被要求同时具有电力设施许可证、建筑施工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一个企业要获得电力设施许可证通常最少要有1000万元的注册资金。这对于只有几千瓦规模的分布式光伏项目而言,很难实现。同时,居民住宅尤其是高层住宅的屋顶产权关系不清,相关法律缺失,权责关系难以界定。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分布式光伏产业具有很好的商业开发价值,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社会与环境效益,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中国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还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颁布配套的地方文件,增强政策的稳定性,促进产业发展。

        更多市场分析报告请关注新思界产业!
关键字: 光伏 市场分析 分布式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