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37万辆,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能源汽车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此前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五项措施。种种信息表明,新能源汽车将开启“快跑”模式。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李克强总理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新经济’在工业领域一个标志性行业。对新能源汽车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高度,政策红利加大、市场前景诱人、未来可能无限。”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3月13日在人民大会堂说,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成长期,产业发展呈现高速增长态势,预计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将迎来1倍以上增长。新能源汽车从趋势上看必然是投资价值看好的领域,特别是锂电池这块国家投入力度很大。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拖集团董事长赵剡水等多名代表则建议,产业刺激政策重点向动力电池续航、电池安全性等核心技术倾斜,鼓励相关产业领域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
在“十三五”规划中,新能源汽车也被明确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家将通过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建设统一标准、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方式来推广新能源汽车。可见,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景广阔,在政策助推下,产业将迈出转型升级的实质性步伐。
可观的增速与巨额财政补贴的诱惑,还是让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新兴企业乃至互联网公司争相站上新能源汽车的风口。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爆发式增长,一些“并发症”也逐渐显现;除了延烧至今的“骗补”风波,在过去的一年间,有关新能源汽车质量问题的报道及投诉,同样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爆发式增长的过程。
通常来说,汽车质量问题是随着销量与用车时间增长而逐渐积累的。就此而言,目前中国道路上行驶的新能源乘用车,车龄多在两年以内,尚处于新车阶段;这就决定了,无论在汽车垂直网站的车型论坛还是消费投诉类网站,能够直观反映新能源汽车质量问题的案例,其绝对数量无法和传统汽车相比。
据中国质量协会与全国用户委员会发布的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用户满意度水平很低,仅65分,比传统燃油汽车低14分。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形象、质量和感知价值水平都远低于燃油汽车。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抱怨率为34.5%,是燃油汽车的2.4倍。
在车型方面,技术路线的差异,令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有必要被区别看待。2015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总销量不及纯电动汽车(EV)的一半,但就具体车型而言,PHEV的销量聚焦在少数明星产品上,直接导致质量问题的报告频率较EV更高。
这种现象与PHEV车型的固有特性有关。由于成本限制,此类车辆的动力电池容量较小,在综合工况下,通常仅能提供50~100公里的纯电行驶里程。这就意味着,在纯电行驶距离相等的情况下,PHEV动力电池的循环次数将是EV的数倍。频繁的充放电,加上温度等外因,更容易令电池组内部物理、化学特性改变,导致可用容量下降。对整车企业来说,PHEV车型动力电池更严苛的工况,无疑对电池管理、散热等相关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比之下,纯电动汽车由于电池工作环境较好,截至目前并未出现太多关于电池容量及续航里程的非议。在EV车型保有量最高的北京,私人用户就车辆品质的代表性投诉,主要涉及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密封性欠佳乃至车窗玻璃脱落等“低级”问题,与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三电”并无太多关联;此外,4S店维修效率低下也屡遭消费者抱怨。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作为新生事物,新能源汽车遭遇质量问题,是其商业化推广过程中的必然。关键在于,从汽车企业到主管部门,能否在产品质量管控、售后服务与相关规范完善方面有所作为,以防微杜渐。今后,新能源汽车除了追求产销量的提升,还应在质量方面多下功夫。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5-2018年中国互联网+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产业转型策略深度分析与研究报告》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