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新能源 > 聚焦 >

新能源车地方补贴或暂缓 碳交易将取而代之

2016-03-22 18:54      责任编辑:李蕊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新能源车地方补贴或暂缓 碳交易将取而代之
 
        新能源汽车骗补被曝光后,很多人担心地方财政补贴能不能推行下去。截至3月20日,只有17个省市出台了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青海、海口等经济实力较弱的省市,出台后的补贴标准降幅较大。并且,地方财政已经有传言,有暂缓、暂不执行(补贴)的趋势。

        日前,部分新能源车企骗补事件被曝光后,引起了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1月23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公开表态,将调整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制度。

        财政部给出了调整的几个大方向:未来将提高政策补贴门槛,突出对技术优势企业的支持,在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和关键零部件技术上,大幅度提高标准,使资金向优势企业倾斜;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逐步退坡,倒逼企业向市场发展。

       但日前关于“地方财政暂缓执行补贴”的传言也开始蔓延。骗补行为带来的影响,可能不只是对涉事企业,有可能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有企业担心,万一局部暂停补贴,积压在仓库的大量新能源整车和电池将很难处理。

        并且,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共识是,应该肯定国家通过补贴扶持新能源汽车产生的积极效果。“首先我们还是要肯定采取政府主导、各方面政策支持、快速拉动电动汽车发展的方法是正确的,在新能源汽车上,我们取得了全世界都没有达到的成绩。”董扬说。

        但是,截至目前,相关部门并没有公布对骗补企业的调查结果,也没有公布处罚办法。这是车企高管内心忐忑的一个核心因素,骗补处罚是否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国家政策的大方向、大局面完全是好的,这些搞骗补行为的企业确实可恨,但毕竟是少数。查办这些违法违规企业的同时,不要影响当前新能源汽车良好的发展态势。希望财政部等有关部委针对此事尽快处理,不能拖时间太长,这样才不影响整个市场。

        处理骗补一事,背后其实是国家相关部委对整个新能源汽车扶持体系的反思,包括技术引导效果,技术路线选择,以及充电设施建设等等,都可能做出调整。

        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1-2月高速增长,分别完成了3.8万辆和3.6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7倍;纯电动完成了2.8万辆和2.5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6倍和2.7倍;插电式混动完成了1万辆和1.1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60%-70%。

        但是,可以说,这个成绩还是国家补贴“烧出来”的政策市。很多车企过去几年过于依赖政策补贴,销售的大部分产品都依靠政府采购等方式,如果延续这一状况,补贴一停止,车企就可能面临产品毫无竞争力的市场状况。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国家补贴电动汽车销售端截止到2020年,这是既定方针。想要补贴政策停止时,不出现断崖式下跌,需要车企从产品上下功夫。续航里程上要让客户感知你和传统汽车没什么区别,还有一点是充电要方便。

        从国家扶持政策上看,防止因补贴断崖式一步退出产业被冲击的方式是,增加其他的扶持方式。具体看来有三个方向:一是油耗限值;二是积分制;三是碳交易。

        油耗限值已经在推行,目前正在考虑的是根据碳交易原理设计积分制。据悉,其基本原理是汽车企业销售的汽车总量当中,规定2015年必须有3%是零排放,2018年必须有5%是零排放,2020年可能是8%或者10%是零排放。如果企业销售的车满足了政府要求,政府不追究,如果还有多余的,便可以卖积分。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这种模式好处是,政府只是监管者,所以就不存在骗补情况。耗限值、积分制、碳交易三个办法可行有效,但核心问题是如何成为一个完整、协调的政策管理体系。政策的催化效果应该肯定,但是否真正推动技术进步和领先,技术引导方向有没有调整空间还需斟酌。

        新能源发展资讯请关注新思界新能源!
关键字: 补贴 新能源车 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