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新能源 > 聚焦 >

电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显 短时间难以改善

2016-04-01 18:46      责任编辑:李蕊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电力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显 短时间难以改善
 
        去产能已经成为中国政府2016年工作的重点,今年年初,煤炭和钢铁行业出台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的意见,解决煤炭、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难题。但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在向多个行业蔓延,甚至波及到电力行业。数据显示,2002年到2015年,中国电力装机容量从3.57亿千瓦时增加到15.1亿千瓦时,预计,过剩的产能大约在20%左右,堪比煤炭行业。

        事实上,电力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早已显现。首先,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速下降。数据显示,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55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其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十二五”前四年用电量平均增长7.3%。2015年用电增速可以说是创1974年以来年度新低。

        电力供应也出现宽松局面。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发电设备利用3969小时、同比下降349小时,而且已连续三年下降。火电发电量负增长、利用小时降至4329小时。这些情况说明,全国电力供需宽松,部分地区甚至已经电力富余。

        并且,比较以前被社会冠上“电老虎”别名的电厂来说,现在的电厂仅仅维持着“不饿死”的境地。据了解,由于地区用电量是有限的,因此当地电厂并不能实现满负荷发电。现在电厂发电都是根据相关规划后的电量进行发电,这也就导致电厂有一部分发电机组是处在停运的状态。对于电量的划分,往往是根据电厂的规模进行分配的,仅能保证电厂“不饿死”的状态。如果用电量再次下降,而电厂项目增多的话,难保火电业务可能出现亏损。

        但似乎这种信号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新建火电规模并未放缓,火电的在建规模依旧在不断增长。据测算,截至2020年,留给火电机组容量的增长空间约为2亿千瓦。然而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建、已核准、获路条火电机组合计将近4亿千瓦。由此可见,火电机组项目的建设已经远远超标。

        另一方面,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却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国净增发电装机容量1.4亿千瓦,创年度投产规模历史新高,其中风电新增投产超预期、达到历史最大规模。年底发电装机达到15.1亿千瓦,同比增长10.5%。

        特别是部分煤炭企业面对行业困境,选择了向产业下游延伸,大力推进煤电一体化,同样也会造成电力供应规模膨胀。

        面对电力行业的产能过剩,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能建集团总经理丁焰章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强调,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丁焰章建议,应从五方面积极推进能源电力行业供给侧改革:一是积极化解煤电过剩产能;二是要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三是加快推进电改落地;四是加强能源扶贫;五是提高能源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此外,就淘汰电力行业过剩产能问题,能源局对外透露的关于“十三五”能源规划中有专门指出解决办法。

        根据能源局的公开说法,“十三五”期间留给煤电的增长空间不超过1.9亿千瓦,但目前在建与核准的装机容量却高达3亿千瓦,远远超过用电需求量。

        另有能源局有关负责人向媒体透露,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淘汰过剩产能的力度。不符合能效、环保、安全、质量等要求的火电机组将会被逐步淘汰。其中一个硬性的要求是,30万千瓦以下运行满20年的纯凝机组和运行满25年的抽凝热电机组,必须尽快淘汰。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电力过剩事关社会发展、经济结构、电力结构以及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等综合因素,无法做到简单的加减法,但是也有必要适度调整,提前做好防范。从现有已经建成的电厂和正在建的电厂来看,短时间内,电力行业过剩的情况恐怕难以缓解。

        新思界为您提供关于《2015-2019年中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内容!
关键字: 电力行业 产能过剩 发电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