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新能源 > 聚焦 >

示范项目迟迟未落地 光热发电“生不逢时”?

2016-04-21 19:11      责任编辑:李蕊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示范项目迟迟未落地 光热发电“生不逢时”?
 
        同样取自清洁的太阳能,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两种技术路线待遇却大不相同,近几年,光伏发电“风景独好”,光热发电行业却遭冷遇。去年9月30日《国家能源局关于组织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一文点燃光热企业申报热情,据统计,申报项目总量约8.8GW。然而时隔近半年,示范项目名单和光热电价却仍未落地,光热发电当真“生不逢时”?

        光热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光热发电系统分成集热系统、热传输系统、蓄热与热交换系统、发电系统四部分。按聚焦方式及结构的不同,光热技术可以分为塔式、槽式、碟式、菲涅尔式四种。

        作为一种较为稳定、环保的新能源电力产业,太阳能光热发电是许多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全球光热发电市场也步入高速发展期,总计装机容量的年均增长率接近50%。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2020年光热发电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经营指标深度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从2015年全球光热市场发展来看,光热发电技术和应用市场正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过渡,包括南非、印度、摩洛哥等新兴经济体,都开始陆续推进光热发电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各国在建光热发电项目规模均达到200-300MW。

        但由于受制于电价政策不清晰、建设成本高等因素,国内太阳能热发电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装机仅在数万千瓦范畴。“十二五”风电光伏成本下降非常的明显,我国能源价格和电力价格、煤电价格也是处于下行轨道。而相对的,我国光热电站建设成本却“居高不下”,目前我国光热电站建设约30元/W,而光伏发电成本为7-8元/W,这也是众多企业对光热发电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

        自纳入“十二五”规划以来,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上网电价迟迟未能获得,电价政策的不清晰也影响了项目的融资推进。去年9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组织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首批示范项目申报共一百多家,总规模约10GW,多数企业积极申报。从本次申报范围来看,大部分处于1.1元到1.3元/kWh之间,相对比较集中的在1.2元/kWh左右。光热发电产业需要政策支持,如果按照1000万千瓦,电量按照300亿千瓦时计算,2020年光热当前补贴需求在200亿元以上。然而七个多月过去了,示范项目名单仍未出台。

        不过,虽然我国光热行业发展不尽如人意,但是其发展前景依旧被看好。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50年全球光热发电的装机规模有望达到983GW,将占全球电力供应的11%,其中,我国的光热发电装机有望提升至100GW以上,达到全球电力供应的4%,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我国政策扶持力度正逐步加大,2016年将是光热发电启动元年。今后将会有更多企业涉足光热发电核心装备的制造包括EPC相关的项目,仅从“十三五”规划10GW的初步规划来看,以1GW示范电站就有300亿元的市场规模来测算,新能源领域在光热发电将形成2000亿至3000亿元的市场规模。

        对于光热发电建设成本高这一问题,行业研究人士认为随着产业的发展,光热的建设成本会大大下降。在一个行业刚起步的时候,这是不可避免的,光伏刚起步的时候也是近40元一瓦。随着国内光热发电技术的提高,多数设备可以实现国产化,性能可靠、效率高的光热电子也有望实现,未来,光热发电建设成本的下降是必然趋势,这也将带动企业的积极性,大量的资金将会涌入。可以判断,“十三五”将是光热产业发展从“0”到“1”的过程。
关键字: 太阳能 示范项目 光热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