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为电动汽车发展助力,电动汽车会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之一。作为电动车行业的后起之秀,低速电动车销量与迅猛的市场发展令传统新能源车企瞠目结舌,其作为三四线城市热销的商品,受到了广大城镇居民与农民的高度认可。但随着市场日渐庞大,问题也越来越多。
市场规模大
低速电动汽车是指简易四轮纯电动汽车,而按照规定,纯电动车的国家标准为最高车速不低于每小时80公里,续航大于80公里。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7-2021年低速电动车行业投资环境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低速电动汽车2012年至2015年连续四年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幅分别为196.4%、45.8%、54.4%、85.6%。2015年全国低速电动气车销量达到60万辆。进入到2016年,低速电动汽车前两个月仅山东就达到7.48万辆,而全世界高速电动汽车销量为5.26万辆。预计,预计2016年全年将会达到100万辆,加上充电设备、电池等外围产业,其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元。
问题频发
品质良莠不齐。市场上,低速电动车不光品类繁多,售价也相差极大,从目前销量最好的2-3万元级别到5千元的三轮电动车。价格之间的差距造成质量与制作工艺的悬殊,非法生产的低速电动车,在研发和生产环节都不具备任何安全效能。甚至有的低速电动车采用木板作为内饰,单薄铁皮做车身结构件。
危害现有交通。低速电动车因为动力与车辆限制,最高时速仅能达到50km/h。而在城市交通中,机动车平均时速即为50km/h。而混乱的低速电动车行驶车道,造成了低速电动车在非机动车道的行驶不便,机动车道的行驶阻碍。如若较多的低速电动车在中大型城市的主干道上行驶,必将造成一定的交通秩序紊乱与交通危害。
低质电池二次污染。低速电动车与传统汽车发生交通事故的事情常有发生。每次发生交通事故之后,低速电动车中采用的传统铅酸蓄电池必将导致电解质泄漏。对低速电动车绿色环保的优势造成极大的冲击。
亟待监管政策出台
由于低速电动车行业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管理制度,而小作坊粗制滥造老年代步车、燃油助力车,才导致产品良莠不齐,产品无质量保证,无售后服务保障,严重扰乱了行业发展。截至目前,包括四川、福建、河南商丘、驻马店、山东等全国14个省市为低速电动车出台26项“解禁”政策,更多城市正在为低速电动车在本地的“规范化”积极努力着。
近日,有消息称低速电动车管理政策已经提交四部委会签完毕,将在5月进入公开征求意见期。本次政策的制定,工信部及四部委围绕“升级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总则进行制定,本着规范城乡交通体系的原则,将低速电动车的行驶道路分类,驾驶员,车辆性能及时速,以及地方备案管理等问题纳入管理。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就目前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来看,低速电动车不应采取一刀切式抛弃,绿色、环保、小型、轻便的优势应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而自身存在的相应问题也应该在引导与自身不断努力下获得突破。虽然现有低速电动车在安全性上尚有不足,但若能够采用现有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制造工艺,或许能从根源上解决低速电动车安全性低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