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骗补调查持续推进,作为骗补重灾区的大型客车补贴恐将腰斩。据悉,未来,乘用车和专用车的补贴政策变化不大,但对
新能源客车补贴却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纯电动客车补贴平均降幅或达31.8%,其中6~8米和8~10米的降幅更是分别达到了45.6%、49.5%。这就意味着8~ 10米的新能源客车补贴或将腰斩。
目前国家补贴政策还在讨论当中。但有消息称,对于纯电动客车按照1800元/kWh,设定补贴上限=1800元/kWh×装载电量。插电式客车按照4000元/kWh设定上限。快充类纯电动客车暂不设置电池上限。照此计算,纯电动客车补贴平均降幅31.8%,其中6~8米和8~10米降幅45.6%、49.5%。
此外,未来,新能源客车的补贴主要会增加指标限制,设定补贴上限等考核因素。现在,有些车型拿到的补贴甚至高于制造成本,补贴明显偏高。最后政策的降幅可能会有所出入,但下降是必然的。
新能源汽车现行的国家补贴政策为2015年4月四部委发布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指出,将根据纯电动续航里程与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来计算补贴量,其中,6~8米纯电动客车最高可获25万元补贴。
以纯电动续航里程≥250公里且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小于0.25的6~8米客车为例,其在国家层面能获得25万元的补贴,若再加上按照与国家补贴1:1下发的地方补贴,即25万元,这辆客车总计可获得50万元补贴。如果按所披露的45.6%的补贴降幅来算,那么补贴退坡后就只能够获得27.2万元。
对于6~8米、8~10米客车补贴的大幅下降,行业研究人士表示,这与当下不断推进的新能源骗补调查有一定的关联。据了解,已经潜伏多时的新能源骗补事件在今年被曝光后,相关部门对这一事件的核查已经进入深水区,最终结果有望在4月下旬发布。客车作为新能源骗补重灾区,降低补贴是对骗补问题以及新能源客车过度补助的最直接回应。
显然,通过降低新能源客车补贴金额,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新能源骗补行为,也将减少大部分客车企业的利润。
据宇通客车发布的2015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12.11亿元,同比增长21.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35亿元,同比增长35.31%。宇通客车业绩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据其年报显示,去年,宇通获得了高达68.565亿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接近净利润的两倍。
比亚迪也表示,由于新能源车型热销,去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8.23亿元,同比增长551.28%,其中,电动大巴K9等新能源客车成为新能源汽车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通客车方面,去年,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3.99亿元,同比增长42.8%。据该公司公告,1~7月获得新能源补贴金额,就已超过其全年净利润。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新能源客车补贴方案的逐步调整,以及2020年补贴的最终退出,企业若找不到新盈利点,利润或将受到一定影响,这对于依赖新能源业务严重的客车企业来说尤甚。
新思界为您提供关于
《2015年新能源客车行业竞争对手专项调研报告》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