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利用形式,核电优势明显,也得到国家政策支持。然而,核电的基荷电源地位已经受到挑战,设备利用小时数呈现下降趋势,尤其在区域性电力富裕的情况下,核电消纳问题已然凸显。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16年一季度我国核电运行情况报告”显示,辽宁、福建及海南均出现核电消纳问题。
报告称,今年1-3月,我国共有2台核电机组正式投入商运,分别是阳江核电厂3号机组、防城港核电厂1号机组。至此,我国商运核电机组共30台,总装机容量达到28599.37MWe(额定装机容量)。各运行核电厂严格控制机组的运行风险继续保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报告尤其提到,一季度全国累计发电量为13551.4亿千瓦时,30台运行机组累计发电量为470.62亿千瓦时,约占全国发电量的3.47%。核电累计发电量比2015年同期上升了34.22%;累计上网电量为438.63亿千瓦时,比2015年同期上升了33.75%。
虽然核电发电量、上网电量比同期数据均有较大增幅,但1月至3月的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及核电设备平均利用率较低。此外,1月至3月由于较多机组进行大修或小修,同时有大量机组在春节期间进行降负荷或停机操作,导致30台商运机组整体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及核电设备平均利用率较低。
核电上网消纳问题已从原来的东北地区有所扩展,尤其是应电网要求降功率运行和停机停堆。具体来看,一季度红沿河核电厂1、2号机组的设备平均利用率为44.98%和61.59%,而3号机组的数据仅为14.53%。宁德、福清核电机组设备利用率均未超过75%。
福建省两个核电基地也出现类似情况。报告显示,宁德核电和福清核电在运共五台机组的设备平均利用率均没有超过75%。其中,宁德核电1号机组数据仅为52.77%,福清核电1号机组的数据仅为54.79%。
此外,海南省刚刚投产的1号机组在春节期间应电网要求降功率运行,2月下旬至3月中旬进行了停机小修,设备平均利用率为57.06%。
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核电平均利用小时数还同比下降437小时,降幅达到5.6%,相当于少发125亿度电,有的核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已经低至5000小时,业界的担心已成事实。核电所遇到的“东北尴尬”即将“演变”为整个核电行业面临的新问题。
行业研究人士指出,面对经济新常态和电力工业发展新常态,核电消纳问题愈加明显,基荷电源角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核电行业遇到了新挑战。尤其是新电改落实中,售电侧放开后大用户直购电等推进实施,核电上网势必还会受到影响。
新思界为您提供关于
《2015-2018年中国互联网+核电行业发展现状及产业转型策略深度分析与研究报告》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