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新能源 > 聚焦 >

光伏上演新一轮抢装热 或再次引发产能过剩

2016-05-30 18:53      责任编辑:李蕊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光伏上演新一轮抢装热 或再次引发产能过剩
 
        从2015年以来,国家能源局开始逐年提高光伏产品的标准、质量与门槛,以引导国内光伏制造业从追求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实现从高补贴政策依赖模式向低补贴竞争力提高模式的转变,其中一个措施就是实施“领跑者”计划,首个100MW示范基地落户于大同。

        同时,光伏上网电价逐步下调并在2020年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趋势已定,今年6月30日就是一个降电价节点。按照规定,2016年以前备案纳入年度规模管理的光伏发电项目,如果未能于2016年6月30日前完成并网发电,将执行新的电价标准。这意味着,Ⅰ类、Ⅱ类和Ⅲ类资源区的光伏电站度电补贴将分别下降0.1元、0.07元和0.02元。

        “领跑者”计划和“630”降电价政策下,光伏企业间引发愈演愈烈的“技术竞赛”和新一轮的抢装和产能扩张潮。国家能源局在4月公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光伏发电建设和运行信息简况》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量达到714万KW,其中光伏电站617万KW,分布式光伏97万KW,这意味着今年一季度的新增量达到了2014年全年的七成,2015年新增量的一半。

        因为“630”政策的影响,好多企业都在抢装。据了解,虽然二季度的数据还没出来,但安装量不会少,到6月底可能会装13到15个GW的规模,这样上半年就能装完全年的目标。此外,这项政策还促使国内市场对硅片的需求集中在了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造成阶段性硅片需求紧缺,价格在较长一段时间持续反弹。

        在这种情况下,众多非光伏行业的跨界企业和资本纷纷涌入,雄心勃勃准备大干一场,而原本的光伏制造企业也是扩产意愿强烈。据统计,行业近期已明确的硅片扩产大概是9至10GW,这部分产能在2016年就增加大约5GW的供给。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市场向好,投资就会增加,这样一来就容易导致产能过剩,可能在今年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国内市场会出现供需关系的一个调整,会有一轮洗牌。一些综合竞争力强、技术水平高、管理质量比较好、财务报表比较健康的企业,在这轮调整中会进一步上升,无论产量还是市场影响力。反之,那些技术水平比较低、资金实力不足的企业,在这轮调整中会面临淘汰出局,这是市场发展的规律。

        事实上,这一苗头已经显现。从全球硅片供需情况来看,2015年全球的装机量是53GW,而硅片的产量是60.3GW,产能则更大。当前硅片产能结构性差异被持续旺盛的市场需求掩盖。

        随着上半年中国市场抢装潮进入尾声以及硅料价格回调和电池降价的双面挤压,新一轮硅片产能的优胜劣汰下半年就会显现。硅片企业如不继续推进降本增效,将难以维持住现有的毛利水平,甚至无法覆盖现金成本而选择停产。

        新思界为您提供关于《2015-2019年光伏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相关内容!
关键字: 光伏 产能过剩 光伏上网电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