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数高、单机容量大、不占用土地、不消耗水资源以及适宜大规模开发等特点。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几年,全球多个国家已经将风电开发的重点转向海上,多家大型风电企业、设备制造企业正积极布局海上风电。
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发展海上风电产业,但主要市场还是相对集中并由欧洲主导。近日,苏格兰表示,将投资38亿美元用于建设海上风电场项目,以加强其在全球风能发展的领先地位。另外,苏格兰Beatrice海上风电场包括84个涡轮机,提供电力59万千瓦,有望在2019年完工。
今年5月,挪威国家石油公司(Statoil ASA)已获得英国政府许可,将租用苏格兰东海岸以外的海床建造“全球最大”漂浮式风力发电站。公司表示,Hywind的风电项目将包括5台6000千瓦的涡轮发电机,该项目的海岸及近岸工作将于今年进行,而涡轮机将于2017年底安装。
我国是全球第四大海上风电国,占据全球海上风电8.4%的市场份额。据中国气象局测绘计算,我国近海水深5米到25米范围内,50米高度风电可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5米到50米水深,70米高度风电可装机容量约为5亿千瓦。虽然海上风电在可开发总量上仅为陆上风电的1/5,但从可开发比例以及单位面积来看,海上风电的发展潜力更大。
中国风能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100台,装机容量达到36万千瓦,同比增长58.4%。其中,潮间带装机58台,容量为18.1万千瓦,占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总量的50.35%;其余49.65%为近海项目,装机42台,容量为17.9万千瓦。
近年来,随着风电行业快速发展及扶持政策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已具备规模开发的条件和基础,海上风电正处于从“项目示范”向“快速开发”的转折时期。
然而,与陆上风电相比,居高不下的成本却是发展海上风电必须要面对的一道难题。当前,海上风电成本是陆上风电投资成本的两倍。比较二者的项目成本构成,其中,风机占到陆上风电成本的60%—80%,而海上风电的成本中风机占比则不到一半,研发、批复、许可、咨询等其他成本甚至都有高达30%左右的占比。
相关资料显示,海上风电风速高,发电量比陆上风电多50%,这可以部分抵消其较高的投资成本。然而,为追求更好的风资源,海上风电场的选址离岸越来越远,水越来越深,也就相应带来了地基、并网和安装等一系列成本的攀升。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根据预测,至2024年,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5800万千瓦,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超30%。成本的下降是海上风电保持高速增长的关键。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海上风电的基准度电成本为176美元每兆瓦时。以欧洲为首的一批海上风电技术领先国家正致力于实现将海上风电的平准化能源成本降低至100欧元(约为115美元)每兆瓦时的目标。
新思界为您提供关于
《2015年海上风电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分析研究报告》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