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新能源 > 聚焦 >

充电桩行业补贴从严考核 加速行业洗牌

2016-06-18 18:26      责任编辑:李蕊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充电桩行业补贴从严考核 加速行业洗牌
 
        与所有享受财政补贴的行业一样,2016年新能源补贴向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的倾斜打破了这个行业短暂的平静。而政策出台仅几个月,在新能源汽车骗补调查招致整车企业抱怨补贴推后发放的背景下,充电桩企业因为等不到补贴而导致资金链断裂的消息也开始发酵传播。

        早在2014年11月,财政部等四部委就已联合发文称,中央财政将安排资金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进行奖励。因此,包括星星充电在内的众多充电桩民营企业的宏伟规划,都是在获得丰厚补贴红利的兴奋预期下出台的。

        但2015年底爆发的新能源整车骗补事件,将充电桩补贴推上了尴尬的位置。从严审查,成为避免充电桩行业重蹈新能源整车骗补覆辙的唯一办法。

        2016年1月5日,《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车公用充电设施投资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发布,称“充电设施投资建设单位可申请不高于项目总投资30%的市政府固定资产补助资金支持。”两个星期后,五大部委正式确定了对新能源充电设施的财政补贴办法及标准。

        也就是说,真正有则可依的充电桩补贴发放是从今年1月份才开始启动的。据了解,5月18日正式发文“同意批复华贸中心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项目资金”。这也是北京最早到位的一批补贴资金。按照4个月的考核和流程时间来算,只要晚于2月份申请的充电桩企业,没有拿到补贴都是正常的。

        实际上,等待中的忐忑并不仅仅来自于企业能否熬过4个月的审查期。据了解,为了防止骗补,北京的充电桩补贴申请条件中,要求必须出具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而且第三方机构必须是政府认可的。评估的内容包括:充电桩是否符合标准、是否达到各项要求、设备金额和发票是否一致等。其中“建桩有效性”的评估直接决定补贴能否到手。

        这意味着,那些希望通过充电桩补贴渡过发展初期的企业,都将面临资金回笼速度变慢的风险。但电桩是重资产行业,资金实力不够的或者以投机为目的的社会资本贸然进入,会很难撑下去。这也就造成了业界对充电桩企业资金链断裂猜想的传闻。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不容否认的是,补贴不再是轻易能吃到嘴的“馅饼”。在新能源汽车骗补的前车之鉴下,从严考核正在成为充电桩补贴发放的最大特点。“严审”的充电桩补贴政策也正在成为加速充电桩行业洗牌的“最后一根稻草”。充电桩建设初期“重资产、重人力”的必经阶段将让拿不到补贴的充电桩企业无法在短期内调整策略,行业洗牌加速。

        新思界为您提供关于《2015-2019年中国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规避建议报告》相关内容!
关键字: 充电桩 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