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联网、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让线上支付,刷卡支付等会员形式深入人心,一种新型自助化服务、智能化管理新能源车推广应用商业模式——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悄然进入各大城市投入运营,低碳出行离我们生活越来越近了。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对社会、对城市来说可以降低机动车保有量、缓解空气污染,可助推实现城市可持续化发展,是未来城市公共交通解决的新途径。然而,我国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取得发展壮大,还有诸如技术、网点建设、投资运营等问题待解。我国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产业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然而,在国外一些国家,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已经有了成熟的运营模式。法国Autolib、德国Car2go、美国的Zipcar、日本的Timescarplus等引领着全球汽车共享市场。我国目前正处于EV分时租赁的导入期,分析并总结国外的经验,具备很强的现实意义。
日本的汽车分时租赁总体概况
日本人口密度高、交通体系发达、居民环保意识较强、分时租赁发展较快,并在EV分时租赁前期,做了大量的实证测试,是很好的EV分时租赁研究对象。
据Ecomo-Foundation数据,截止2016年3月,日本汽车分时租赁停提车据点数量10810个,车辆19717辆,会员人数846240人,占总人口数量近0.4%,瑞士为1.31%、美国0.29%、德国0.33%。
日本分时租赁的企业概况
2016年3月,日本运营分时租赁的企业及相关组织数目30家。其中,在全国范围内运营的企业仅有5家,其它企业均专注于某个城市,尤其是在东京、大阪、福冈等大型发达城市。这与汽车分时租赁为公共交通系统补充,解决短途、小范围的出行的特性相一致。
日本分时租赁最大的企业是Times 24,马自达旗下的公司,2005年从广岛市西区发起,2009年,其24小时停车场业务并入马自达,2011年停车场业务正式剥离,开始大力拓展汽车分享业务。2016年3月,运营据点7756个,车辆14324,会员数60万人,占日本全国的比例71.8%、72.6%、70.9%。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实证
日本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在大规模推广之前,丰田、日产等EV生产厂家、Times等分时租赁运营商,包括地方政府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及调研工作。
Orix/SMACO旅游观光模式:Orix、奔驰日本、Amamo在横滨,针对观光旅游开展的EV分时租赁业务。分时租赁据点共9个,20台Smart以及日产Leaf,不需停车费,计价以15分钟为间隔,150日元/15分钟为缴费会员价,220日元/15分钟为单次利用价。
Times与丰田的东京中心区域i-Road Drive体验:丰田与Times,在东京中心区域的有楽町在内的5个据点,车辆为丰田1人乘坐的i-Road,计价为412日元/15分钟。旨在让市民感受电动汽车科技感,启到宣传作用。
Timescar Plus官民合作模式:Timescar Plus在大板等地与当地市政部门联合推广EV分时租赁。日产Leaf 412日元/15分钟,三菱i-Mi EV206日元/15分钟。分为堺市的政府与市民公用模式、大阪的普及宣传模式。
其中,堺市的政府与市民公用模式是堺市为普及EV分时租赁,导入日产Leaf3台,三菱i-MiE V2台,在政府办公楼设置据点,时间4年。其中2台leaf与1台i-Mi EV,市政人员与市民公用;1台leaf与1台iMi EV,平日为市政人员专用,节假日为市民专用。此外,充电插电与汽车返还开启装置合为一体。
大阪的普及宣传模式是在大阪市5个据点,导入5辆三菱iMi Ev,为期4个月,面向一般市民,并在每周开展说明会,讲解EV特性及分时租赁特点,并结合实际调研与分析,为下一步商业化运作铺垫。
经验总结
根据日本电动汽车建设现状,
行业分析人士总结,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建设,首先,建设发达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基础。汽车分时租赁针对的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后,造成的私家车拥有率下降,而出现的短途出行的需求。这样,据点布局应着重考虑该城市或区域的公共交通系统发展。
其次,应与普通燃油车、自行车等分时租赁联合发展。EV分时租赁在15小时以下的短时间以及100km以内的短途,体现价格优势,相反,燃油车在长时间及长途体现经济优越性。根据,距离及时间分布,EV租赁,与燃油车、自行车租赁共同经营,可能更有拓展性。
最后,发展初期,政府、整机厂、充电设施运营商、分时租赁运营商应协同合作,重视实证调研。例如,政府进一步充实公共交通系统,科学规划及提供EV分时租赁停车位资源;EV整机厂、充电设施运营商应进一步对使用者消费习惯,进行调研,不应盲目拓展。
新思界为您提供关于
《2015-2019年电动汽车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