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电动汽车唯一的动力来源,电池可以说是电动汽车的“心脏”。但这一心脏现在却成了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核心问题。为了突破国内动力电池领域遇到的普遍技术“瓶颈”,治愈电动汽车的“心脏病”,6月30日,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在京正式成立。
据了解,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是第一家成立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该创新中心是以企业为主体,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产业基金和社会资本等各类创新资源,动力电池的需求方、技术研制方、产品制造方等多方面资源组合形成的以资本为纽带的机构。
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达到30万辆,位居世界首位。但是,动力电池的性能却成为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续航里程不足是主要问题。并且,我国的动力电池和国际有差距,特别是和日本、韩国比,能量差30—40%,续航里程低30—40%。
此外,我国的电池制造成本偏高、电池系统寿命不够、能生产高性能电动汽车的企业只有很少的几家,这些都成为制约动力电池发展的关键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是《中国制造2025》的五大工程之一,肩负着凝聚创新力量,打造新型载体,支撑制造强国建设的重大使命。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的成立,是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标志。
苗圩强调,制造业创新中心要解决的是面向行业的共性技术而不是单个企业可以解决的关键技术。通过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要弥补实验室产品与产业化之间的缺失环节,解决行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问题;要不断完善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制造业协同创新网络和平台,塑造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除了建立动力电池创新中心,近日,工信部还公示了第四批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目录。该目录是工信部继2015年11月、12月和2016年4月公示三批的共计25家电池企业之后,第四次公布进入目录的企业名单。第四批目录中,日韩企业未进入目录,但国产企业进入数量超过预期。
此外,从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来看,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已进入快速增长通道。而作为电动车必备的动力电池需求量也已水涨船高。数据显示,到2020年锂电池设备市场规模2000亿元,年复合增速48%。预计到2020年动力锂电池投资规模1655亿元,消费锂电池142亿元,储能锂电池360亿元,合计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元,未来4年设备投资复合增速48%。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在政策助力以及产业的高景气的情况下,动力电池市场空间巨大。随着动力电池市场规范,电池安全性得到提升,将加速市场的优胜劣汰,许多规模小,不能提供安全、高质量的电池方案的厂家将被淘汰出局。没有足够的研发力量,没有坚持自主研发的企业,也将被淘汰出市场。
新思界为您提供关于
《2015年动力电池行业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