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新能源 > 聚焦 >

天然气管输定价改革政策落地 三大变化值得关注

2016-10-13 13:38      责任编辑:凌涵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天然气管输定价改革政策落地 三大变化值得关注

        10月12日,发改委印发《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和《天然气管道运输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以下简称两个《办法》),两个《办法》构建起较为科学完善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监管体系。

改革后的三大核心变化

        与现行管道运输价格机制相比,改革后的管道运输价格机制的核心变化在于:

        一是定价方法的变化。由原来运用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原理监管管道运输价格为主的定价方法,调整为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原则定价,即在核定准许成本的基础上,通过监管管道运输企业的准许收益,确定年度准许总收入,进而核定管道运输价格。

        二是价格监管对象的变化。不再以单条管道为监管对象,对每条管道单独定价,而是以管道运输企业为监管对象,区分不同企业定价。

        三是价格公布方式的变化。由国家公布具体价格水平改为国家核定管道运价率(元/立方米?千公里),企业测算并公布进气口到出气口的具体价格水平。

四大机制加强价格监管

        两个《办法》的制定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监管、激励、监督并重,并通过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亮点颇多:

        一是推行独立核算制度。明确要求经营天然气管道运输业务的企业原则上应将管道运输业务与其他业务分离,暂不能实现业务分离的,应当实现管道运输业务财务独立核算。

        二是建立成本约束机制。要求对天然气管道运输业务成本单独归集,对构成定价成本的主要指标如职工薪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明确了具体核定标准;对不得计入定价成本的八种情形作了界定。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规定管道运输价格以三年为一个监管周期,如果管道运输企业在监管周期内通过优化运行提高管道负荷率,使实际负荷率高于定价负荷率,或加强管理、节约成本,使企业实际成本低于定价成本,可以获得超过准许收益率的回报。

        四是建立信息公开机制。实行双公开,不仅要求管道企业主动公开成本信息,强化社会监督,约束企业投资造价和运行成本、避免投资浪费和不合理支出,也要求定价部门公开成本监审结论,提高价格监管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度。

改革后定价时给予投资收益率8%

        两个《办法》中将天然气管道运输的准许收益率明确为税后全投资收益率8%,
8%的收益率是在管道负荷率达到75%时才能取得,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负荷率低于75%,收益率将低于8%。

        行业研究人士指出目前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体系已基本确立,下一步政府要积极推动政策落实,适时对两个《办法》进行完善,并结合国内天然气市场发展情况,积极开展“两部制”价格、热值计价等研究工作,条件成熟时推出,不断提高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5-2020年中国气态天然气风险投资行业分析报告》
关键字: 价格监管 天然气管输定价改革 投资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