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震惊全国的常州“毒地”事件,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近500名学生被检查出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症状,个别学生被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恶性疾病。经调查发现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被指向该学校北边的一片化工旧址,而该地块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氯苯浓度分别超标达94799倍和78899倍。
我国土壤污染情况严重,土壤总超标率为16.1%。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7年土壤修复行业细分市场深度调研报告》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从污染类型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从污染物超标情况看,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无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1.6%、2.7%、2.1%、1.5%、1.1%、0.9%、4.8%;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分别为0.5%、1.9%、1.4%。
从土壤污染治理的整个产业链来看,可以分为源头减轻、污染控制和环境修复三个环节。前二者的主体是污染企业,外加政府施以严格监督。而在环境修复环节贝可以弓|入第三方进行土壤修复实施工程。这里的土壤修复可以主要分为场地修复、矿山修复和耕地修复三种,分别将存在约30亿立方米、48亿立方米、133亿立方米的治理需求。考虑处理深度1米,以处理一立方米土壤均1000元来估算,三者加起来的累计潜在市场将达20.9万亿。
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空间并不仅仅在土壤修复上,它将包括监测、修复、评估等领域在内的整个土壤产业链。土壤修复行业将是“十三五”期间发展空间最大的环保细分行业,市场空间高达4.6万亿元,且受环境治理的长期性要求,土壤修复行业有望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景气度,未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同时,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在财政方面,中央财政设立了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中央财政下达财政预算约146亿,支持地方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土壤修复的产业规模正在逐年增加,预计2017年产业规模有望达到240亿元。
新思界
新能源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环保产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美国的土壤修复产业经历了成长、爆发、调整等多个阶段,我国土壤修复产业也会走上与之类似的道路,企业想要获得产业爆发的红利,就需要做好前瞻性的布局。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土壤修复行业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土壤修复市场企业多,随着我国土壤修复的企业的增多,土壤修复市场也蓄势待发,即将迎来一次发展高峰期。但同时,现阶段我国土壤修复产业尚属发展初期的新兴行业,也应意识到发展痛点,如:政策起步晚,法律标准缺位、商业模式不健全等,因此需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现状理性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