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
全球多国政府都在采取积极措施,以减少对能源的依赖性和解决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太阳能这种可再生能源可以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其开发和使用获得了多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我国也对光伏产业发展给予了政策扶助,推动了中国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18-2023年光伏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连续5年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规模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
光伏产业受政府扶持且利润空间较大,国有资本及民营资本流入规模不断扩大,产能快速扩张,致使“光伏基地”遍地开花。光伏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促使中国光伏产业产能趋于过剩,进而会引发市场恶性竞争。此外,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强国的中国,虽拥有全世界全面、最完善的光伏工艺产业链,但是在部分核心技术上仍需依赖国外。现阶段,技术瓶颈已严重制约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并且,市场竞争也不断激烈化。
针对光伏行业目前的发展现状,2018年5月3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合理把握发展节奏,优化光伏发电新增建设规模;加快光伏发电补贴退坡,降低补贴强度。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这次政策的目的在于降低光伏行业对于财政补贴的依赖,将企业推向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的道路上。随着光伏行业的发展壮大,光伏产业的建设成本不断下降,降低补贴已是顺理成章。新政发布后,必将在光伏产业内掀起巨大波澜,行业大洗牌不可避免。实力较强的企业可凭借自身先进的技术及雄厚的资本度过寒冬,而那些规模较小、实力较差的中小型企业或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届时,中国光伏行业市场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的地位会更加凸显。
我国光伏产业当前发展的重点需要从扩大规模转到提质增效、推进技术进步、自主创新上来,需要减少补贴依赖,降低发电成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运行质量,推动产业升级,向高端领域发展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