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不可再生资源逐渐减少,各国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核能可大规模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与风、光伏等清洁能源互为补充、协同发展,目前来看相比风能、光伏能源等,全球核能占据总发电比例较低,不到5%。由于核能行业起步时间不同,目前全球各国核能发电量增减程度不同,总体来看,全球核电行业发展速度放缓,但中国、匈牙利、墨西哥、巴基斯坦、俄罗斯和美国核电发电量稳步提升。
进入“十三五”以来,我国政府在积极推动能源转型,并取得一定成果,截至2019年底,我国运行核电机组达到47台(其中包含台湾地区,下同),总装机容量为4875万千瓦,仅次于美国、法国,位列全球第三。预计到2020年底,我国在运行核电机组达到51台、在建核电机组17台以上。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5年核能发电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显示,随着核电机组数目增长,我国核能发电量持续攀升,预计到2020年底,我国在运核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200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1900万千瓦以上;到2025年,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达到7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在“十四五”规划中,核能在我国新能源发电产业结构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未来核电在发电量中的占比不断提升,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12%左右。
在全球市场中,目前美国、法国、中国、俄罗斯和韩国为全球最大的核能发电国家,总发电量占据世界核电总量的72%左右,其中美国和法国核发电量最高,二者核发电总量占据全球总量的45%。在国内,目前核能发电主要集中在福建、海南、广东、辽宁、浙江等省份,以上五个省份核电发电量在本省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均超过全球核电发电量平均占比。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核电产业发展相对成熟,核电装备制造的国产化自主化水平将持续提高,目前以华龙一号、国和一号为代表的我国自主化三代核电主力堆型将持续规模化、批量化建设。当前,我国核能产业链协同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逐年提升,核能的多用途综合利用优势将更加凸显,未来在核电在发电量中的占比将持续提升。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未来,近几年,全球对于新能源开发较为重视,由于核电发电的建设技术要求高、建设周期长,因此目前我国核电机组增长缓慢,核电在我国电力总装机中占比不到5%,未来发展潜力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