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基主要成分有无机盐、氨基酸、缓冲系统、维生素、糖类、脂肪酸等,主要为细胞供给营养,促进细胞生殖增殖,是培育细胞生长和繁殖的重要物质。根据蛋白、多肽提取物等不确定成分含量不同,细胞培养基可被分为无蛋白培养基、含血清培养基、低血清培养基、无血清培养基等产品。
就细胞培养基细分结构分析,目前无血清培养基市场需求最高,达到52%左右,其次是有血清培养基,占比为30%,排在第三的为化学限定培养基,占比为10%,剩余集中占比较小。
胎牛血清是细胞培养基主要的原材料,全球中胎牛血清主要来源于新西兰、美洲和澳洲。全球中能够提供胎牛血清的企业有吉泰公司,我国能够提供牛血清原料的企业有天杭生物、民海生物等。
医药生产所需的细胞培养基生产技术难度较高、工艺复杂、个性化程度高、价格偏高。我国细胞培养基市场目前仍旧被外企占据,赛默飞、丹纳赫、默克三家企业占据我国主要市场。我国建顺、康晟、迈邦生物等企业也实现细胞培养基生产,但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多为基础培养基,价格较低,且相较于进口产品存在纯度、残留物差异,不具有竞争优势。
我国高端的抗体、蛋白培养基市场需求仍旧依赖进口。近五年我国细胞培养基进口量呈现增长趋势,在2020年达到1.6万吨。但就近五年来看,我国细胞培养基逐渐实现国产化,国产化率自2016年的18%增长到2020年的23%。造成细胞培养基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主要是受到原材料和技术限制,目前疫苗用细胞培养基原材料基本实现国产化,未来仍需在原材料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细胞培养基是生物医药研究、实验、生产所必须的产品,随着近五年我国生物医药的快速发展,细胞培养基市场需求攀升,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在生产方面,受制于原材料和技术,我国细胞培养基产品多集中在低端的基础产品,在高端领域依赖进口,未来国产替代空间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