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标志物是指在血液、体液、组织中可检测到的与肝癌相关的物质,通过这些物质的免疫特性,可判断或鉴别肝癌,并能反映肝癌的发生、发展,监测肝癌对治疗的反应。肝癌筛查方式较单一,包括超声、CT、核磁共振筛查,以及检测肝癌标志物,由于肝癌起病隐匿、早起症状不明显,肝癌早筛已成为全球性难题。
肝癌标志物主要包括血清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DCP或PIVKA-II)、α-L-岩藻糖苷酶(AFU)、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微小RNA(miRNA)等,其中血清甲胎蛋白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肝癌标记物。
肝癌是全球第六大新发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肝癌新增人数91万、死亡人数83万,分别位居新增人数第6位、死亡病例第4位。肝癌患者治疗手段有限、预后较差,早期诊断是降低肝癌死亡率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全球肝癌发病人数与死亡人数接近,反映出肝癌早期诊断率较低,未来肝癌标志物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7年中国肝癌标志物行业应用市场需求及开拓机会研究报告》显示,肝癌标志物是早期发现无症状肝癌的重要途径,受市场前景吸引,包括罗氏、雅培珠玉、贝克曼、西门子等在内国际企业纷纷布局这一赛道。凭借技术、先发、研发优势,国际企业占据全球及我国肝癌标志物市场重要份额。
肝癌标志物市场关注度高,在国产替代大趋势下,国内企业也在加速布局肝癌标志物市场。但由于起步晚,目前肝癌标志物获批上市企业较少,其中在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领域,仅有北京热景生物、深圳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迪瑞医疗科技股份三家企业获批。北京热景生物是肝癌标志物领先企业之一,除PIVKA-II外,公司还获得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高尔基体蛋白73(GP73)三个获证的独家品种。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是人口大国,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肝癌患者数量将进一步增加,肝癌早筛市场发展空间广阔。肝癌标志物作为肝癌早筛重要方式之一,市场需求也将持续增长。目前我国肝癌标志物相关企业较少,市场仍由国外企业占据主导,肝癌标志物国产替代空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