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诊断是指是指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结构或表达水平变化而做出诊断的技术。分子诊断是当代医学发展重要前沿领域,其常规技术主要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DNA测序、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DNA印迹技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连接酶链反应(LCR)、基因芯片技术等,核心技术为基因检测。近两年,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核酸检测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带动国内分子诊断产能迅速扩张,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6年中国分子诊断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国内分子诊断市场规模大幅增长,2020年国内分子诊断市场规模达到238亿元,同比增长168.5%;2021年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国内分子诊断市场规模开始回落,其市场规模下降至181亿元,同比下降23.9%。虽然国内分子诊断市场规模有所下降,但目前规模与疫情前相比还处于较高水平,在疫情反复背景下,国内分子诊断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从细分领域来看,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核酸检测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进而带动PCR技术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目前国内分子诊断市场最大细分领域,占据国内整体市场42%份额。此外,分子杂交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为国内次要细分领域,占比分别为36%与15%。在国内企业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背景下,我国PCR技术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国内分子诊断市场国产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行业发展前景较好。
目前国内分子诊断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国内市场由达安基因、华大基因、科华生物、之江生物等国内企业以及罗氏、雅培等国外企业平分市场份额,国内市场国产替代空间较大。未来随着国内企业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以及提高技术水平,我国分子诊断市场国产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员表示,近年来,在国内新冠疫情以及国内老龄化进程加快影响下,国内分子诊断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行业发展前景较好。目前国内分子诊断主要应用于肿瘤检测、血液筛查、产前检测、遗传性疾病检测、食品环境安全检测、传染病检测等领域,未来随着国内分子诊断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市场普及率不断提高,国内分子诊断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展,行业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