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是豆科、黄芪属植物,生长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地区。黄芪含有氨基酸、核黄素、叶酸、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抗菌、降压、补气固表等功效,药用历史悠久,同时具有一定食疗价值。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加强对中药材的监督管理,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2022年3月,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局等部门发布《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从质量管理、种子种苗、种植与养殖、采收与产地加工等方面对中药材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提出了系统的要求。黄芪作为中药材重要细分产品,具有良好发展环境。
从行业整体来看,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传统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叠加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国家对中医药产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我国中药材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黄芪具有广阔消费市场。2022年中国中药材需求量超过519万吨。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4-2028年中国黄芪产品市场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黄芪是最常用大宗药材之一。随着国民健康养生意识不断增强,中医药产业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黄芪作为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我国黄芪分布较为广泛,主产省份有山西、辽宁、甘肃、内蒙古等。随着种植技术不断进步,下游需求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黄芪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黄芪市场规模约为11亿元,2022年市场规模接近16亿元,2019-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3%。
我国为黄芪出口大国,主要出口到韩国、日本、香港等地区。近年来我国黄芪出口数量呈平稳发展态势,保持在0.46万吨左右,2020年受疫情影响增长至0.51万吨左右,2022年恢复到正常水平。
由于行业进入门槛低,目前我国黄芪相关企业数量众多,种植以散户种植为主,规模化水平较低,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现阶段我国黄芪相关制品以初加工产品为主,经济效益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在行业标准不断完善,市场监管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我国黄芪行业标准化水平将不断提升。随着消费者对中药材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国内黄芪相关企业需要不断改进种植技术及管理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并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