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数据 > 海关 >

上海自贸区进口零关税,堪比当年深圳特区

2015-02-14 09:58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未知    点击:
分享到:

        1979年“深圳特区”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3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与攻坚期,2013年,承载着众多责任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被批准成立。深化改革的号角再次吹响。
 
        为什么选择上海
        事实上并非只有一个城市对自贸区的建设充满了期待。事实上,除了上海,天津、广东等地也都跃跃欲试。除了上海浦东外,浙江舟山、广州南沙等国家级新区也提出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想。
        为什么唯独上海自贸区方案获得了国家的批准?这跟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布局是分不开的。
        上海自贸区方案获国家批准,是中央支持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等四大中心的组成部分。资料显示,2010年以来,中央陆续批复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之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自贸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服务业开放”。上海作为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其服务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其产业结构、人才素质等方面在全球也都具有一定优势。从这些因素看,批准上海自贸试验区并非偶然。而自贸区的设立又将加快上海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
 
        以开放倒逼改革
        按照中央的设想,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实际上是以“开放”倒逼“改革”。
        自由贸易区一个最大的功能就是开放。能做到贸易的便利化、金融的自由化,以及服务贸易和投资管理进一步的开放。
        企业法人可在自贸区内完成人民币自由兑换。自贸区对海外资金投资国内资本市场的额度限制、参与者准入逐步放开,海外资金可以更大程度地投资到中国的资本市场,包括债市、股市、期货市场。同时,对这些资本的撤出也取消了限制。
        在贸易方面,自贸区同样将逐步取消种种贸易壁垒,向贸易自由港靠拢。上海自贸区对进口商品实行零关税。通关制度上也更加简化,改革现行先申报、后入区’的海关监管模式,建立舱单预申报管理制度,允许“先入区,再申报”。
        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吸引了众多企业前去探访,实地调研。多次到访的企业里有近半数是国有企业,体现出国企对于自贸改革发展的高度关注,当然,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热情也不低。自贸区也让更多的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积极效应。
        上海自贸区已经不再是一个区域性经济改革的范畴,正在变成一场新的制度改革的起点。通过带动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政策变革,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将为全国性的改革破局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其意义不亚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的成立。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