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了2016年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低于上月0.4个百分点。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由此可见,我国2月份制造业经济有所收缩,但不是很明显。
2016年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经季节调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49.9%,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以下;中型企业PMI为49.0%,与上月持平,仍低于临界点;小型企业PMI为44.4%,比上月下降1.7个百分点,持续位于收缩区间。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高于临界点,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0.2%,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仍位于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生产保持增长,但增幅收窄。新订单指数为48.6%,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继续回落。从业人员指数为47.6%,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继续处于收缩区间,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量继续减少,降幅略有加大。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0%,比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仍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继续回落,但降幅收窄。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9.8%,降至临界点以下,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有所放慢。
2月份,制造业PMI回落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受春节假日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停工减产,制造业生产和市场需求均有所回落。二是随着近两个月生产经营活动的放缓,企业原材料采购量继续下降。采购量指数为47.9%,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为近期低点。三是由于企业员工集中返乡,制造业用工量有所减少。从业人员指数为47.6%,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虽然PMI有所回落,但也有一些积极变化。受近期原油价格小幅回升,以及部分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价格反弹的影响,本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比上月大幅上升5.1个百分点,达到50.2%,自2014年8月以来首次升至临界点上方。随着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和提质增效等政策措施的实施,企业信心有所增强,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7.9%,升至较高景气区间,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更多
宏观经济数据分析请关注新思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