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由于原油价格不断下跌,我国油田不断爆出亏损以及停产等危机。先是中石化胜利油田2015年首次亏损,亏损额超过92亿元,而且关停了4个小油田。随后,延长石油也因为巨亏,停产了部分油田,并出台了减员降薪等措施来应对困境。
近日,作为我国最大的油田、中石油的主力油田大庆油田也开始扛不住低油价的压力了。大庆油田党委书记姜万春在今年两会上向总书记汇报时表示,今年前两个月,油价持续走低,大庆油田亏损额已达50多亿元,经营压力不断增大。
数据显示,2015年,大庆油田生产原油3838.6万吨、天然气35.3亿立方米,实现收入1553亿元、利润102亿元、税费358亿元。受油价影响,较2014年分别减少1002亿元、542亿元、530亿元。而迈入2016年,尽管有着利润持续下跌的心理准备,但是大庆油田开局两个月便亏损50多亿也是让人始料未及。
据悉,从去年开始,大庆油田便开始千方百计降本增效,过紧日子。而且,从去年4月份开始,大庆油田员工的工资开始下降,因为整个集团压缩绩效工资总额,机关以及附属人员职称绩效奖金也悉数取消了。
大庆油田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历史,被誉为“世界石油开发史的奇迹”。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大庆油田也面临一些现实的矛盾和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累积也造成了大庆润金面对的困境。
首先是大庆油田作为国企自身的局限。国有老企业负担重、矛盾多,还承担着物业、公交、医疗、高等教育等一些企业办社会职能,这些对于大庆油田来说是一种累赘。而且,国企的管理和运营方面与民营企业相比较缺乏灵活性,也另大庆油田积累了不少管理上的诟病。
其次是油价的下跌。2011年,大庆油田实现最高油价110.9美元/桶,营业收入2724.3亿元,上缴省市税费220亿元。而2016年,按油价30美元/桶测算,将分别减少1487.8亿元和134.6亿元。大庆油田原油生产成本为45美元/桶,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8美元/桶,但在当前低油价下经营形势也十分严峻,可以说,油价的下跌给了大庆致命的一击。
再次是资源的枯竭问题。经过多年的开采,资源枯竭正在成为大庆油田,甚至是大庆这座“为石油而盛”的城市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大庆油田党委书记姜万春指出,目前,大庆油田剩余可采储量仅有1.97亿吨,而每年新增的探明储量,低渗透、超低渗透占比80%以上,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大庆油田开发效益逐年变差。主力油田综合含水已达94.64%,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已达92.31%,总体经济效益持续下滑。
事实上,因为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大庆油田喊转型也喊了好几年,希望走“以化补油”之路。但在油价高的时候,转型动力不足,而油价下跌后,低油价恐怕将长期存在的现实。这让大庆油田的日子就愈发艰难,而大庆油田作为石油开发企业,创新转型的难度更大。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行业分析师表示,大庆油田走“以化补油”的道路其实也并不容乐观。目前,石化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也很严重,在去产能的背景下,如此大规模的上马新项目,也并不是理智之举。而且,像大庆这种石化上游产业根深蒂固,转型非常困难。但大庆现在的困难,也是由于石油商品周期性导致的。如果未来石油走出了低迷的困境,大庆可能也会随之复活的,但是,只是单纯的走这条单一的资源依赖型的路径并也不是长久之计。
更多
数据挖掘报告请关注新思界数据!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5-2017年中国石油行业全面市场调研及投资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