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8时,共88个中央政府部门公布2016年“三公”预算,总费用约49.7亿元,与去年89个单位公布的总额约51亿元相比,减少了约1.3亿元。49.7亿元中,占比最高的依然是公务用车费用,总额约为29.6亿元,占比达59.7%。占比最少的是因公接待费用,为7亿元,占比约14.1%。
因公出国费用上升6500万
“三公”经费中,唯一增加的是因公出国费用,上升了约6500万元。共有10个单位的出国费用增加,总额约为7800多万元,其中体育总局、新华社、国家发改委的增支额度列前三,分别为4500万元、1500万元和850万元。
对于出国费用增加,国家发改委的解释是,由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发改委,有关涉外任务持续增长,再加上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工作不断加强,赴外协商谈判任务大幅增加,所以相应增加2016年因公出国(境)费预算额度。人社部等10个部门则削减了出国费用,总额约1300万元。
宋庆龄基金会出国费用增幅最大达213%
88个单位中,有69个单位的出国(境)预算均与去年持平,10个单位比去年有所增加,9个单位比去年减少。增幅最大的为宋庆龄基金会,从去年的47万增加到今年的147万,增幅为213%。
宋庆龄基金会在“三公”经费说明中解释:本年“三公”经费预算较2015年预算和执行数增加100万元,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其承担的对外文化交流,特别是国际青少年交流交往内容不断增加,原有出国费规模难以适应一定规模的任务要求。经报中央有关部门核准,增加2016年出国费指标100万元。
公务接待费用减少额度最高
公务接待费用减少额度最高,比去年减少了1.4亿元,总额从去年的约8.46亿元减少到了约7亿元。有68个部门的公务接待费用与去年持平,还有国税系统等17个部门共减少了1.4亿元;其中共有17个部门削减了接待费用,总共减少了约1.4亿元,绝大多数由国税系统减少,降低了1.3亿元。国管局等三个部门增加了接待费用。
公务接待费用最高与最低相差一万倍
多数部门对公务接待费进行压缩后,今年,大多数部门的公务接待预算与去年持平,还有一些出现了小幅下降。“公务接待”的“大户”是税务总局和央行,税务总局的公务接待经费预算为25126.06万元,与去年相比减少34.08%,而央行则为9980.81万元,与去年持平,但远高于其他部门。此外,气象局、公安部、国家民委等部门的预算也均超过一千万元。与此相比,外交部、外汇管理总局等部门只有不足10万。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公务接待费用则仅为2.46万元。也就是说,公务接待预算高低之间相差一万倍。
公车支出29.6亿元占比达59.7%为最高
公车支出则比去年减少了6000余万元,总额约为29.6亿元,但占比达59.7%依然最高。其中有7782万元用于购车,仅占总费用的2.6%,剩下的约28.8亿元均用于公车运行维护。其中购车费用减少了约6600万元,但是有18个部门今年有新购车计划,国管局、公安部、海关系统在这方面的支出列于前三名,分别为3760万元、1151万元和480万元。不过,国管局今年的公车总费用与去年保持一致。另外,国税系统、海关系统、质检系统的公车运行维护费用位列前三。
更多
数据汇总报告请关注新思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