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控制是通过饮食调节、生活习惯改变、合理运动等方式达到健康体重的目的。体重控制行业是以服务为主的行业,适应人群广泛,包括肥胖人群、超重人群、减脂人群、增肌人群等,受消费观念限制,目前体重控制相关产品仅在肥胖人群中有较高的普及率,其他人群中普及率较低,未来市场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自21世纪以来,肥胖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社会医学问题,我国人口基数庞大,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国内肥胖人群规模持续扩大,且年轻化发展趋势明显,6-17岁超重/肥胖率接近20%,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达到超过10%。肥胖和超重会增加精神、内分泌、消化、心脑血管、呼吸、运动等多系统疾病风险,严重危及生命。开展体重控制及管理,是有效防控肥胖及其慢性病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肥胖人群位居全球首位,在健康中国战略下,体重控制市场市场空间广阔。
体重控制方式丰富,在初始治疗阶段,可采取生活方式综合干预,如膳食疗法、行为矫正、运动等;在后续治疗阶段,体重控制可借助药物治疗、医疗设备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药物治疗方面,目前我国仅批准一种减肥药,即奥利司他,在医疗设备治疗方面,包括胃内球囊系统、水凝胶、电刺激系统等,在手术治疗方面,可采用袖状胃切除术、RYGB手术等。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中国体重控制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现阶段,我国体重控制行业已发展出千亿级别的规模,随着布局企业数量增加,以及市场需求多元化发展,体重控制产业链不断延伸和完善,从减肥美业、到体育健身、到中医调理、再到医美抽脂等,体重控制行业多元化、精细化、专业化发展趋势显现。
从需求分布来看,受经济水平、消费能力限制,体重控制需求主要来源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一线城市,从消费群体来看,女性对体重控制的重视度高,消费占比超过八成。体重控制相关企业数量较多,市场相对分散,包括诺特健康、薄荷健康、未来健康集团、无锡恰美莱生物等。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肥胖人口数量较多,且处于不断增长态势,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提升,体重控制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体重控制企业数量较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为促进体重控制行业健康发展,多家企业及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体重控制诚信服务质量评价规范》,助力体重控制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健康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