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配餐是指在航空运输的特定环境中,为旅客和乘务人员提供的食用品或饮品,以满足其飞行途中的用餐需要。与传统配餐不同,航空配餐在原材料供应环节、制作环节、销售环节等要求极为苛刻,以原材料环节为例,航空配餐原材料以绿色、营养为主,且需满足无骨无刺、精细高档等要求。我国是全球民航大国,广阔的民航市场为航空配餐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航空配餐种类多样,产业链涉及到农畜产品养殖/种植、食品加工、物流业等领域。欧美等发达国家航空配餐行业起步早,目前部分跨国配餐集团已建立包括战略投资、生产研发、物流配送等在内的全方位网络化运作系统。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航空配餐业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经过三十多年的积累,国内航空配餐相关企业已超过300家,包括广州南联航空食品公司、上海东方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中国南航集团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等。在多家航空配餐公司中,又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6年中国航空配餐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航空业受到巨大冲击,但进入2021年,得益于疫情防控取得成效、国家政策积极引导,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逐渐恢复,根据民航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为4.4亿人次,同比增长5.5%。航空业呈恢复性发展趋势,航空配餐市场需求将随之增长。
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深入应用,航空配餐业逐渐实现低碳化、现代化、智能化、特色化发展。我国航空配餐市场发展迅速,但同时行业中也存在较多问题,尤其在疫情下,航空配餐业发展弊端进一步显现,如业务组成单一,市场竞争力不足;地域差异大,保障水平参差不齐;餐谱标准透明度高、企业成本压力大等。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疫情爆发对全球航空业造成重大冲击,但随着疫情影响下降,航空业呈现恢复增长趋势,航空配餐行业仍具有广阔发展空间。我国航空配餐业发展迅速,但同时行业中也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解决,未来相关企业仍需进一步扩展业务范围、提升特色化服务水平、建立完善高效的管理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