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思界资讯 > 思观点 >

我国耐蚀钢生产实力不断增强 船舶与海洋工程是重要下游

2022-07-20 17:51      责任编辑:周圆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我国耐蚀钢生产实力不断增强 船舶与海洋工程是重要下游

  耐蚀钢,是在某些强腐蚀介质中能抵抗侵蚀的钢。耐蚀钢产品种类较多,主要有铬镍铁合金、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抗晶相腐蚀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等,可以广泛应用在石油、天然气、化工、造纸、电力、船舶、海洋工程、核工业、环保等行业中。
 
  在油气开采领域,目前清洁可再生资源正在部分领域逐步取代油气资源,但油气资源仍是能源主力军,地位十分重要。陆地油气资源经过多年开采,储量不断下降,深海油气资源成为重要开采对象。我国陆地油气资源贫乏,发展深海油气开采极为重要。在此背景下,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建设量不断增多。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工作在海洋环境中,面临着海水腐蚀、微生物侵蚀的恶劣工作环境,必须采用抗侵蚀能力强的耐蚀钢。
 
  进入21世纪,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造船中心。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造船完工量3970.3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6706.8万载重吨,截至12月底手持订单量9583.9万载重吨,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船舶同样面临着海水腐蚀、微生物侵蚀问题,造成其使用寿命下降,以大型油轮来看,货舱底部腐蚀还会导致原油泄漏,因此耐蚀钢在船舶制造中地位十分重要。仅从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来看,耐蚀钢拥有广阔市场前景。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耐蚀钢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日本在耐蚀钢领域起步较早,技术较为成熟,代表性企业有新日铁住金、神户制钢所等,新日铁住金率先研发出高效耐蚀钢,可用于大型油轮制造领域。为防止技术垄断,我国政府对耐蚀钢特别是船舶及海洋工程用耐蚀钢关注度高,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支持行业发展,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特种耐蚀钢被列入,推动了我国耐蚀钢行业技术不断进步。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2008年以来,我国钢铁企业在耐蚀钢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宝钢、鞍钢、武钢、湘钢、南钢等已经具备油轮用耐蚀钢生产能力,填补了我国耐蚀钢生产空白。2022年5月,大连船舶重工牵头研发的耐蚀钢在30万吨级油轮上实现应用,标志着我国成为日本后第二个掌握超大型油轮耐蚀钢技术的国家。我国耐蚀钢生产实力逐步增强,已经成为全球少数具有高端耐蚀钢生产能力的国家,行业发展势头极为强劲。
 
关键字: 耐蚀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