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例会,通报7月份商务运行情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据海关统计,2015年7月,全国进出口2.12万亿元,同比(下同)下降8.8%。其中,出口1.19万亿元,下降8.9%;进口0.93万亿元,下降8.6%;顺差2630亿元,下降10%。按美元计,全国进出口3472亿美元,下降8.2%。其中,出口1951亿美元,下降8.3%;进口1521亿美元,下降8.1%;顺差430亿美元,下降9.1%。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称,中国贸易比预想更加严峻复杂,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外部需求严重不足。
海关方面的数字显示,中国7月对外贸易表现不佳,贸易顺差同比下降10%,至2630亿元人民币左右,这也将给这个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带来更多的担忧。出口同比下降8.9%,至1.19万亿元,而进口下降了8.6%,至9302亿元。
沈丹阳表示,7月出口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的原因,除了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国内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比较长时间的升值,以及产业和订单转移等因素叠加的作用影响之外,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就是去年同期有些异常增长垫高了基数。如果剔除这个因素,应该说7月当月出口回落的幅度是处于正常波动范围。
沈丹阳称,虽然7月份的进出口总值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可以看到还有不少的亮点,比如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区域布局结构等都在优化中。民营企业进出口比重仍然在进一步提升,占外贸总值已经达到36.2%,同比增长2.1%。在总体出口下降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出口7月份当月增长4.6%。
沈丹阳称,中国前7个月劳动密集型出口下降相对较快,不排除今年个别月份出口负增长,但全年仍有望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