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月外贸数据已发布。尽管出口连续第三个月为负值,但9月降幅收窄。进口跌幅则进一步扩大,连续第11个月出现负值,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连跌。
海关总署10月13日公布数据显示,9月出口同比下降1.1%,进口大降17.7%,贸易顺差3762亿元。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在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仍在继续,总体复苏乏力,前景仍不明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进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外贸质量效益有所改善。
中国进口下降主要归因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第四季度进口跌幅可能缩窄,贸易形势可能改善。8月份人民币贬值对出口产生了正面作用。中国出口跌幅缩窄,显示好的势头;中国贸易依然面临困难。
投资分析人士认为,出口跌幅收窄的原因可能与人民币贬值和一带一路项目逐步落地有关。人民币贬值可能促使企业加快出口交货、履行合同落袋为安,导致人民币计价的出口跌幅明显收窄。国内一系列稳外贸措施以及一带一路项目的逐步落地也支撑了出口。
进口的低迷是由于制造业等内需仍然较为疲弱,基础设施建设加码也要从9月才开始,而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下跌也使得进口走弱。